漫谈竹山方城与楚长城-ag凯发旗舰厅

ag凯发旗舰厅-k8凯发登录入口 > 地域文史
漫谈竹山方城与楚长城
发布时间: 2011-11-30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竹山,古庸国故地。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这位楚王不理朝政,整日歌舞升平。据 《左传》记载,(鲁)文公十六年,也就是楚庄王即位第三年的秋天,楚国发生大规模的饥荒,民不聊生,南方的一些部落趁机在楚国的西南与东南方向发动进攻,楚国顿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楚国西北的邻国庸国,一直以来被楚国所压制,当此情形,也立即带头鼓动各小国背叛楚国,而自己却躲在后面。有了庸国的支持,首先向楚国发难的是麇国人,他们充当了进攻楚国的先锋。麇国人率领众部落对楚国开战,而此时的楚国,国内也是一片忙乱,各种意见不统一,打算退守阪高,只有蒍贾明确表示反对,且意见也占据上风,最终楚国发兵迎战。
    楚国经过五天激战,才打退各部联军。考虑到庸国才是背后真正的主谋,为了彻底解决当前的内忧外患,楚国决定擒贼先擒王,于是派大将军庐戢黎攻打庸国,且兵锋直达庸方城。但是在庸方城,庸国打败了庐戢黎。楚国国内认为庸国军队人数众多,且号召了很多的部落武装,不如增派军队,甚至动用楚国精锐的王师,一起再次攻打庸国。
    楚国大臣师叔却表示反对,并献一奇策“骄兵之计”。于是楚国与庸国连续七战皆败,庸国就认为楚国军力低弱,不值得一战,于是防备松懈。而此时的楚国,为了一举灭掉庸国,永除后患,作了充分的战略准备,同时还联络了秦国和巴国,楚、秦、巴三国从庸国的东和北、西北、西南和南面向庸国合围。由楚庄王带领精锐的王师,在临品集合,分师二路,分别由大将子越和子贝率领。而原来跟从庸国的各部落眼见强大的秦国和巴国都跟随楚国去攻打庸国,也纷纷与楚国结盟。在这种环境下,庸国大势已去,终被楚、秦、巴三国所灭,国土被瓜分。这一年,为公元前611年。至此,庸国的东部归楚国,西部归秦国,南部归巴国。历史上的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灭庸之后,更加励精图治,他前后在位二十三年,使楚国强盛一时,从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庸国被楚国所占领的部分,主要是今天的竹山及其周边的部分地区。而如今的竹溪,在明朝以前是没有的,是在明代成化十二年(1476年),为抚治本地区的流民,郧阳第一任抚台原杰所设立,从竹山划出至今。
    今天已无法准确地考证楚国大将军庐戢黎所到的庸方城的具体地点,但从历史地理方面的考察来看,庸方城在竹山的可能性最大。这是关于方城的早期记载,此时尚未提到楚方城一名。楚国在庸国的东边,从当时庐戢黎攻打庸国的路线分析,庸方城在房县与竹山交界处比较容易作一个合理的推测。

    楚方城与李泰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楚方城即是楚长城,这是我国最早的长城之一。楚长城的研究对于中国早期长城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研究楚长城的起源,楚方城无疑是其突破口。
    目前关于楚方城的地望,主要集中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地区的叶县(南阳地区的方城县亦有涉及,此二县南北紧相邻,在古代有时即属一地)与湖北省十堰市的竹山县。我们来看看几条史料是如何记载楚方城的。
    东汉人班固所著的 《汉书·地理志》记载:“叶县: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班固的这个记载是第一次提出,楚国有长城,且名为楚方城。也即是说,楚方城就是楚长城。
    《水经注·潕水注》引南北朝宋人盛弘之所著《荆州记》:“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之瀙水,达泚阳界,南北联络数百里,号为方城,一为长城云。”
    这是关于楚方城较早的文献记载,明确地提到了楚方城的存在且与楚长城的关系。可是我们却又不难发现,这个关于楚方城与楚长城的记载,却都是集中在河南省的叶县,似乎不存在争议。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情形并非这么简单。
    说到楚方城,我们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唐朝的李泰。
    李泰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其雅好文学,才华横溢,聪敏绝伦,为太宗最宠爱的儿子,史载“宠冠诸王”。贞观十七年(643年),因涉嫌与太子争位,被贬到均州之郧乡县。唐高宗永徽三年十二月(653年1月),李泰死于郧乡,年仅三十三岁,葬在今汉水北岸之滨的郧县城区马檀山。1975年3月,湖北省博物馆会同郧阳地区及各县联合对李泰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李泰主编的《括地志》,是中国唐朝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全书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 《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簒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全书按贞观年间10道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只可惜该书今已无存,后人依据其它书籍辑录该书部分文字,编成《括地志辑校》四卷,约13万字。
    在《括地志辑校》中,就有关于方城的明确记载。
    《括地志辑校》中记载:“方城(山在)房州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为方城。”《括地志》卷四记载:“方城山在许州叶县西南十八里。”
    唐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中说:“竹山县:方城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顶上平坦,四周险固,山南有城,周十余里。”
    唐刘守节在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正义中引《括地志》提到:“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西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望翼山,无土之处,累石为固。越襄王控霸南土,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适华夏,号为方城。”
    《史记·礼书》正义引《括地志》说:“方城,房州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为方城,即此山也。”
    宋代 《方舆胜览》记载:“方城山,又名庸城山,在竹山县东三十里,山上平坦,四面险固,山南有城,周十里。”
    从以上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楚方城的地望问题,也明显分为两点,要么在河南省的叶县(方城县),要么在十堰地区的竹山县。同时,方城、方城山的名称尽管是一字之差,但却有不同的记载。即便同是《括地志》,也对方城或方城山有不同的表述。但在细节上有一点区别,说方城在竹山,方城山在叶县。
    当然,《括地志》也并不是李泰一人所撰,而是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十八学士”之一的苏勗,劝李泰所撰。同时一起参加编撰的还有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苏勗,京兆武功人,唐太宗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萧德言,雍州长安人,非常精通《春秋左氏传》,唐太宗贞观年间,任著作郎,兼任弘文馆学士。谢偃,卫县人,唐太宗时任弘文馆直学士,善于作赋,当时被人称之为李(白)诗、谢(偃)赋。
    从撰修此书的等级规模及撰修者的学识来看,李泰等人认为方城在竹山,显然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主观臆断,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史载参与撰修的萧德言就非常精通 《左传》,他应当考证过庸方城的位置,不排除就是他将庸方城在竹山的观点写进了 《括地志》。至于李泰后来被贬到这一地区,历史也对他开了一个宿命的玩笑。

    皇城与庐陵王

    在竹山县城东南、文峰乡以东约6公里处,有一个村,名为皇城村。传说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李显,也就是庐陵王,在此住过一夜。在高宗驾崩后,李显以皇太子的身份即皇帝位,是为唐中宗,其母亲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两个月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到均州,后又迁到房州。公元699年,庐陵王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趁武则天病重时发动政变,李显再次登上皇位。
    此时的竹山属于房州所辖,房州的州治所在地已在贞观十年(636年)由竹山迁到房县 (此时的房县称为房陵县)。庐陵王在房县时,曾在皇城村住过一夜,故后人把这里称为皇城。这里位于牛山脚下,在数年前村组改革时,居民已全部迁出,现在只剩下断垣残壁。这里的居民全部为席姓,如今已经搬迁他处。这里地势开阔,经走访了解,席姓大约在清代晚期移民此处,在山脚坡上还保存有清代先祖石雕墓。尽管皇城居民已全部搬迁,但考虑到皇城二字的名气,新组建的村仍然叫作皇城村。在原皇城的南侧坡下,顺山沟的槽田向东而上,到达最高处的分水岭,有一棵巨大的母猪杉树,树径之巨,需三四人合围,令人惊叹!古树北侧,曾有一火星庙。这里也是一片开阔之地。再折向南约50米,有一片更大的平台,这就是传说中的校场坝。从校场坝再向南为分水岭,其东为子房沟,西侧为燕子沟。此分水岭较为平坦,被称之为“跑马道”,长约80米,宽不到10米,尽头即到达一座山头,也是非常平坦,荆棘密布,树木丛生,这就是“土城”。
    而上述的子房沟,传说为西汉开国名臣张良隐居之地,张良字子房,故名子房沟,子房沟处有子房城。据清代《竹山县志》记载:“子房城,县东四十里即方城山麓,其地有丹炉铁基,重莫可举。又有大竹二个,时或垂叶扫地,洁而复起,如《荆州记》所云天帚者。然此类皆无心遇之,若有心往觅则不得见。旧传汉张良曾隐此,故名。”据调查,子房沟中难以建城,至于此“土城”是否与子房城有联系或本就是一城,目前尚不得而知,有待考证。
    而庐陵王在房县的贬居地,在今房县西部的化龙堰镇,这里是竹山到房县的通道,竹山的皇城与化龙堰仅相距约25公里。不知庐陵王到皇城来是为何故,甚至还留宿,亦或是追寻其伯父李泰的坎坷人生道路?

    土城与刘封

    近年来,随着楚长城资源调查的重视,竹山县文峰乡皇城村所在的“方城”,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青睐与关注。而数次来考察的专家也都把此地作为方城来对待。2011年春,为了配合国家长城资源调查,湖北省启动早期长城考古试掘。十堰市博物馆受湖北省长城资源办公室的委托,也对此地进行了考古试掘工作。此次早期长城的考古试掘中,工作人员与当地村民交流得知,此地不叫方城,而一直被称为土城,其北侧悬崖边,明显可以见到残存的一段土筑城垣,经实际测量,长约45米,上窄下宽,外陡内缓,上部宽约0.3—0.5米。整个土城平台的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
    而此土城传说是刘封屯兵之处,村民们至今还亲切地称刘封为“将军”。
    传说将军正在寨中,忽传上级有令,让其回朝,将军离开军寨,即被奸臣捆绑起来,走到霍山,将其从山上抛下,结果将军滚到大河中,并未摔死,此大河就是今天的堵河。老百姓将此处称为霍山坡或将军坡。大河中有一滩,也被称为将军滩。村民还讲,至今霍山坡的草还是顺山坡朝下长,而不是朝上长。奸臣于是在大河边又把将军装进一个大牛皮鼓中,还在鼓中放置几块砖,推到江中。结果出人意料的是,装有将军的鼓没有顺水向下,而是逆流而上,并且不沉没,就这样一直到了一个转弯的地方,鼓才沉入河中。老百姓为了纪念将军沉没的地方,把这个地方称为悬鼓洲,就在今天竹山县城堵河上游不远处。
    这就是关于土城的传说,刘封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他也的确曾在竹山这一带活动。而史书中又是怎样记载刘封的呢?刘封又是如何死的呢?
    《三国志》记载,刘封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的外甥。刘备到荆州时,尚没有儿子,于是收为养子。刘封武艺高强,力气过人,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封以其战功卓著,封为副军中郎将。后来,刘备派刘封从汉中出兵,攻克上庸。再后,关羽在荆州被围,向刘封求救,刘封以上庸之地刚被收服、尚不稳定而拒绝出兵相救。关羽被杀后,刘备因此事记恨刘封。后来上庸太守孟达背叛刘备,投靠魏国,同时修书欲劝降刘封,刘封不从。最终又在魏军及手下大将申仪、申耽背叛的情况下,刘封退走成都。刘备怪刘封当初不救关羽,再加上诸葛亮也对刘封不满,认为他为人刚猛,担心以后难以驾驭控制,也劝刘备除掉他,于是刘备令刘封自尽而死。至于陷害刘封的奸臣为何人,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推测。
    另外,在土城的考古试掘工作中,也只是发现了极少量的瓷片、陶片和锈蚀严重的铁器等数件明清时期的遗物,余外别无他物。
    方城与关隘要塞

    在竹山地方文献中,尤其是竹山县志中记载,方城山与方城寨也在竹山境内,且方位与目前的皇城、土城所在地基本一致,可是在实地调查中,却没有听到过方城,而且多年以来,一直把土城当作方城在调查与研究。那么为何方城没有传说而只有文献记载呢?
    我们在这次早期长城的调查与试掘中,针对这一疑问,也着手调查此事。终于在与少数村干部和上了年纪的人的谈话中了解到,方城也在此地。方城在土城西边燕子沟中段南山坡上的一个山顶上。方城与土城顺山脊相连,山脊上在早年有路可通行。
    顺燕子沟而上,至中途白果树沟折向南坡,有一垭口的西侧山顶即为方城山。山下有四户人家,搬迁后只剩下一户尚在,户主指出方城山的具体方位。方城山顶上平坦,大致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南侧山坡陡峭,树林密布。有的人说是方城,有的人则说是方城寨(山)。
    而这一带能称得上寨的,只有方城山以东隔燕子沟边的燕家寨,刚开始调查方城山(寨)时,也有村民说燕家寨就是方城山(寨)。按照清代竹山县志地图所示,方城山与方城寨二者均存在,且方位基本一致,同位于此处的只有燕家寨,土城在当地并非寨名,相反,在土城东南方有一座香炉山,海拔约在820米。山顶有香炉寨,此寨在县志上亦有记载,且位于方城山(寨)的东南边。土城东北方,有一座大山,名为玉皇顶,海拔998.2米,是否有寨尚不知情。而土城海拔约为750米。
    从上述记载可见,李泰《括地志》所认为的方城山(寨)亦应当就在此处。以现在的道路计算,从竹山县城到土城东麓下的子房沟口,距离是20公里。目前的道路与古代的道路总体上一个走向,这与李泰所认为的方位与距离是惊人的一致。这里是房县通向竹山、竹溪到安康的一条古道。从今天的竹山县城,涉堵河,翻越霍山坡一直向东,过长岭、龙洞沟即到达皇城,然后沿皇城南侧的山沟(现称为槽田),过校场坝,即越过分水岭向下到东侧的子房沟,出沟口过长坪后转向东,即可到房县界,这里称为“界山”。再过窑淮后进入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上游,到达化龙堰(唐庐陵王贬到房陵后即居于此地)后进入房县盆地,顺南河由西向东穿越整个房县盆地,过青峰抵保康县境,再到汉水中游和襄阳重镇。
    再看此道的西侧走向,从方城山向西北达竹山县城,继向西北,过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县河、水坪到竹溪县城,再向西到达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边界的关垭子。而从关垭向西过旬阳县城,到达安康,继而可达汉中。这一条线就是古代鄂陕的交通线。在文献中可以发现这一古代交通驿道,现在湖北省境内按此线重合的就是鄂305省道,在陕西省境内是陕308省道。尽管如此,我们在这些地方还可以发现古驿道的描述、传说与痕迹。
    那么,正好位于这条古线路的方城山(寨),与这条古道有什么联系呢?
    从地图上看,这些城寨地点,均位于古道边,两山垭口和山脊的分水岭处,也并不是周边地势最高的山峰。其正东方的南北两侧是以玉皇顶和香炉山为代表的险峻高山,在土城方城处可以有效地控制交通线路。这里的方城山(寨)即是此种情况。至于现在广为流传的竹溪关垭是楚长城的观点,据调查发现,关垭也与土城极为相似,关垭在地理上就是一个山峰垭口,与其北边、南边的擂鼓台、山堡寨等也构成了一个有效的防御体系。这里的土城、方城、皇城等亦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就是一种关隘,从宏观上就组成军事要塞。也许正因为是军事上的要塞,以其重要性,所以楚国大将军庐戢黎才攻打,且庸国才加以全力防守并在此地力挫强大的楚军;李泰等才在550卷的宏篇巨著中提及并考证;刘封才在此屯兵镇守,对抗北面的魏国等等。
    西汉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地形篇》曰:“何谓九塞?曰:太汾、渑池、荆阮、方城、殽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这里就明确提出了方城是关塞的观点。到了东汉,高诱在为此书作注时也说:“方城,楚北塞也,在南阳叶。”他认为方城是楚国北部的要塞,地点在今河南叶县,他认为不是在湖北竹山。汉以后,唐李泰才提出方城在竹山的见解。不管怎样变化,到目前为止,关于方城,其具体指什么?自古及今就存在诸多观点,有塞、长城、山、城、堤、万城等诸说。至于方城的所在位置,也是众说纷纭,但集中在河南的叶县(方城县)和湖北的竹山县。
    我们也注意到前文中提到的楚国大将军庐戢黎攻打庸国,且兵锋直达庸方城一事。也在最后提到了土城紧邻的东侧,竹山县与房县界处的“界山”。《荀子·议兵》中也提到方城,与元稹、白居易同时代的唐代学者杨倞,其所著《荀子注》一书,是流传至今《荀子》的最早注本,他也认为:“方城,楚之界山。”至于庐戢黎到达的庸方城在何处,以及杨倞提到的界山与方城是否是今竹山之方城和界山;而后庸国被楚国灭,庸方城亦或是否可称之为楚方城;楚方城与楚长城等等,这些都还需要从文献与考古中拓宽研究途径才能有所进展。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