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习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贵州考察的期间,召开了部分省市主要领导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又首次提出了,我们做精准扶贫需要做到“六个精准”,你要把“六个精准”做到位了,我们精准扶贫才能真正落地。这“六个精准”,第一,扶持对象精准,这是基础工作。你如果服务的对象都不准,你该扶的没有扶,不该扶的都是猛扶,你能全部脱贫吗?这个工作真的挺难。两次大规模回头看,每次都清掉很大一批,因为第一次有的根本没有认真就瞎搞。管他村干部什么的,有关系的好大批都进来了。每回头看一次清一批,补一批。对象精准,本身就不容易。
第二个,项目安排精准。对象识别出来以后,建档立卡以后,怎么帮?怎么扶?那就是让他发展产业,那么发展产业的目的还是解决贫苦户的就业问题。那么就业是让他出去就业,还是本地就业?或者这生活的地方太差了,怎么弄?很难让他脱贫。是不是应该给搬了?搬迁。搬到哪里去?搬了以后又怎么能稳定?这都是问题。一些家庭主要是因病致贫,重点应该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还有的家庭有子女上学,是因学致贫的,特别从长远看,那就要从解决他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所以教育扶贫很重要。还有一部分家庭,主要是老弱病残。那怎么办?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社会保障怎么保障?怎么兜底?而通常情况下一户可能好几种政策要综合用才行,而不是单向的。你必须根据他实际情况,综合的去扶。那你就得想项目,项目到底针对性怎么样?所以怎样有针对性的去扶持,让它能够真的稳定脱贫,这就必须要求我们项目安排要精准。
第三个资金使用,有对象、有项目,那就需要资金,资金从哪来?谁说了算?能否做到精准?所以这也是一个问题。并且以往我们资金管理,包括扶贫资金的管理,是很难做到精准使用。资金是跟着项目走,但是以往我们的很多项目都是上面定的,省里面定的,有的国家就定了,国家各部门就定了,并且这些项目标准都给定好了,那就是怎么实施?按什么标准实施?上级政府早就把这个标准定好了,下面是基本上没有机动的权利。以往的扶贫是以区域为对象,主要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这样管理,是没有问题的。上面主要是担心将资金下发到下面之后,没有将资金用到实处。基于这个考虑。上面就管的严。但是现在这么大的规模,每一户都不一样,上面资金管的太严,根本不可能做到精准。所以在近几年中央在资金管理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涉农资金与扶贫有关的资金,进行大整合。在整合后根据实际需要,从这个池子里面去动用资金。这样资金使用就具有了灵活性。更有利于资金使用的精准。
第四个,措施到户精准。所谓“六个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这什么意思?我们说有对象,有项目,有资金,这行不行?对别的事情也许有对象,有项目,有资金,就差不多了。但是对扶贫还真不好说。不是说有对象,有项目,有资金,你就能做成的。有一些可能相对比较简单一点,比如说教育扶贫,那就免学费,给你补贴,就相对比较简单。有些方面,产业扶贫是不是有对象,贫困户,发展搞产业,有项目,也给项目,好多地方的项目,我们知道,贫困户不知道干什么,那就把项目给你找好。找好以后是不是就能把资金给你?有的时候怕资金滥用,甚至让你养猪、养鸡,甚至猪崽、鸡苗都给买好了,做到这一步。但是在这几年发现,即使做到了这一步。失败的比例也非常多。所以这种问题到各个地方都是简单的这种扶贫方式,没有持续性,没有效率。所以错误式到户精准就这意思,你到底怎么到户?可持续真正能够有效益吗?
第五个,因村派人精准。因村派人精准主要是针对现在的贫困村,现在贫困地区就这样,越是穷的地方,年轻人也出去了,能力强的人也出去了,主要老弱病残在那,村干部也都是按能力的,年纪又大,素质也比较低。所以中央觉得靠这样的情况下,在村里面搞精准扶贫这么复杂的事情,我觉得这个能力肯定不够,力量不够。所以中央决定,所有贫困村12.8万个贫困村,有些地方扩展到一部分非贫困村,叫基础薄弱的非贫困村,派驻村工作队,派第一书记。这几年现在派下去的已经300多万,常年驻村的70多万。动员多少人力物力,所以就是加强你的能力,当然你派下去到底怎么做?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有些派下去驻村贡献挺大,做得很好,有一些可能做不好的也不少。
第六个脱贫成效精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就是要有效果,成效要精准。习主席讲不能虚假脱贫,不能数字脱贫,确确实实要达到我们标准,“两不愁、三保障”那样稳定解决,收入要达标。
我们如果我们把这“六个精准”做到,特别前面五个精准做到,我们的精准扶贫才能落地。才能真正的让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法院驻三河村扶贫工作队 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