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竹山城关镇二道坊村年过六旬的农民曹富春,长年患有高血压、腰椎病和胃病,一年要光顾市、县大医院多次。实行医共体后,他的病了在县级医院就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还能享受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服务。12月17日,他动情地对笔者说:“现在政策好,看病不用花多少钱,要不然我早就不在人世了。”目前,像农民曹富春这样享受公共医疗服务已惠及全县40多万群众。
今年以来,竹山全面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一座座崭新的县、乡级医疗机构成为县域内一道道亮丽的景观,为推进振兴乡村建设做出了贡献。这是竹山卫健系统全面实施县域“医共体”即健康共融、资源共享、公益共建等“七个一体”的具体行动。
环境改善,破解看病“难”。长期以来,县级医院设施落后,房屋破旧,留不住人才,服务能力不足,农村居民有了大病宁愿舍近求远,不惜奔波辗转到市城大医院就医,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形成“看病难”现象。如今,接二连三的巨大变化让农民群众目不暇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门诊大楼、住院大楼焕然一新,破旧的环境、陈旧的设施、落后的技术被“美观、宽敞和先进”所代替,农民群众不由的纷纷赞誉:“我们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城里的住院条件了!”
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以来,该县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出资4亿多元,在对县人民医院进行扩建整合的同时、对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潘口乡卫生院进行整体搬迁重建,并相继投入使用,购置核磁共振等各项先进仪器设备。二级以上医院实施了双休日、节假日门诊,方便患者看病就医。17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楼房化,同步在244个行政村设立卫生室,对各医院、卫生室的技术、设备、人员、服务、考核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城关镇明清村村医张洪国说,“自从实施新医改后,来村卫生室看病的人明显增多了。”压实责任,刹住看病“贵”。县里成立专项督查组,把全面实施“医共体”建设工作列为重点工作督查事项,并纳入卫健系统年度综合目标考评体系,将基本药物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看病“贵”的现象已成为历史。城关镇莲花村村医孟森说,“现在药品都是零差价销售,农民买药比过去便宜多了”。正在卫生室巡视工作的镇卫生院长张善红介绍说,“这些药物都由镇里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群众在这里买药,和县城医院一个价。”据调查显示,目前,该县所有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都配备使用680种国家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实现了国家基本药物全覆盖,并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目录,切实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
强化服务,助力看病“捷”。各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转变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公共卫生服务,把“医共体”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目前,全县已规范化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423841份,内容完整、真实,建档率达到96.25%。
为强化县域“医共体”建设,该县建成了远程会诊,影像诊断和急救治疗等“五中心”,还组建了五个专家团队,定期到17个乡镇开展巡诊、坐诊、查房等巡视活动,建立分级转诊平台,通过预约和医保支付引导,让病人在县乡医疗机构间实现无缝隙服务。推广及时结算报销,当天出院当天报销;开展“一卡通”服务,实现报销、查询、转诊、慢性病等业务办理一体化。目前,全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日渐增强,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医共体”带来的实惠,全县90%以上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可以享受到二级医疗机构的服务。
(陈昌荣 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