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山
听竹山人写的竹山故事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母亲朱彩兰,擂鼓镇红岩寨村人,生于1930年农历冬月初七,现年90高龄。
耄耋之年的母亲,头不昏,眼不花。昨天,几个子侄来家串门,和母亲聊得甚欢。问起母亲什么时间生日?今年90大寿,要来给母亲祝寿。母亲随口答道:“到时儿,到你家过生日去!”,引得哄堂大笑。母亲机智,脑子不糊涂,让我倍感欣慰。去年因摔跤股骨头骨折,可母亲生命力顽强,现在拄着拐杖在屋内行走自如。偶尔可以帮忙摘摘菜,捡捡茶杯,做些简单的家务。
乘母亲腿脚还灵便,大前年,我带着母亲到外地去玩,母亲很少出门,也没有出过远门,很是高兴。一天晚上,母亲悄悄的凑在我的耳边:“哎,女儿,我们每次出家门,为啥总在一间小屋里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母亲从没有坐过电梯,这么“高档”的享受,母亲自然是不知道的。看着母亲孩子般的天真,我忍住笑,耐心地一本正经的给母亲说:“妈,那是电梯,不用自己走路,就可以上下楼的”。看着有些“不好意思”的母亲,我觉得亏欠了她老人家很多。
母亲老了,不管事了,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也不爱上桌了,她喜欢静静地一个人坐在一旁。母亲说:“我老了,牙口不行,每顿有一碗汤泡饭就行了,坐在你们一起,碍事儿!”
母亲就是这样,心中总是装着别人,唯独没有她自己。“家有老,是个宝”,我们希望以后每顿吃饭,都能陪着母亲。
在儿孙们的敬重关怀下,母亲晚景幸福,可母亲是个苦难深重的人,她经受过一般人不曾有的磨难。
解放前,母亲嫁到刘家,因为历史方面的原因,家里无房无舍,无田无地,无钱无粮,只有一套衣服换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母亲就跟随者奶奶走上了漫漫的逃荒路。
那个时候,家家都穷,我家尤甚。由于“成分”的原因,母亲只能在夜晚悄悄的去讨米。白天,母亲到无人的深山里去挖野菜、割树皮、摘野果,偶有收获,家里人就可以渡过饥荒,免得挨饿。夜晚,母亲和奶奶一起到30里开外的得胜施家河,奶奶的娘家去讨米。还是好心人多,总会有人给这对可怜的母女施舍一点。临走时,主人会唤回自家的狗(免得狗叫让别人听到),母亲和奶奶才会胆战心惊的带着讨来的东西,翻山越岭披星戴月地连夜回家。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二哥4岁半还不会走路,个子矮小,骨瘦如柴,大腿没有手颈粗。每每提到这些,母亲总是满含泪水。
母亲出身大户人家,自幼一手好针线活。为了贴补家用,母亲会为周围的邻家小孩做一些鞋袜衣帽,换回一些零钱,有时也会送别人一些小物件,目的是为了和睦乡里,博得他人好感,为自己留下生存空间。大半辈子,母亲隐忍曾经受过的苦难,不给外人言说,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是无法体会到母亲在那段特定的岁月,她精神上、心理上承受的巨大压力。
那时,她唯一的信念就是,娃子们要活下来,不能失去一个,母亲做到了。
曾经的难忘岁月,母亲像一棵大树,用她羸弱娇小的身躯,为她的子孙遮荫挡雨;母亲像一只充满着大爱的归雁,用她并不丰满的羽翼为幼崽抵御风寒;母亲像一枝寒梅,等到冰雪融化时,方显美丽和坚贞;母亲的更像一株兰花,恪守名分,娴静恬淡,默默无闻,不事张扬,威武不屈,奋斗不止。
苦尽甘来,现在一切都好了。“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母亲“兰花”般的特质是一生最好的注解。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9.1兆赫文艺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简介:
夏甜,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以内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