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83岁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被评为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这位老人就在此之前就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等荣誉于一身。“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是她获评“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央视给她的颁奖词。
再提樊锦诗,是她的执着与笃信让我们感动。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了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然而,和平年代也总有那么一些人善于趋利避害急功近利,他们摆年龄摆资历、等不得闲不得,不是想着出汗流血做贡献,却贪念安逸奢侈的生活,为了所谓的好事情甚至不惜放弃人格尊严,削尖了脑袋要达到目的。樊锦诗来到这个世界,注定是个前卫的另类,生在京城富足人家的她,求学时选择了冷门的考古专业,分配时阴差阳错到了甘肃敦煌,她没有与组织谈困难讲条件,扎根大西北,为了敦煌文化能够名垂青史万代流传,她放弃都市安逸的生活,几十年和丈夫聚少离,喝着苦涩的沙井水,守候在甘肃与山野为伴和狂沙共舞与历史对话,她没有诅咒环境的恶劣,没有唠叨世道的不公,没有埋怨命运的多劫,根入石窟蟠,把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敦煌石窟,纵情大漠,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同时也成就了“敦煌女儿”如莫高窟飞天般诗样的人生传奇。
面对多变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要面对抉择,灯红酒绿的喧嚣沉沦和青灯孤影的寂寞宁静可能都有利弊,任何工作任何岗位都有其存在的要义,在我们左右不了的事情与局面来临时,牢骚和眼泪改变不了现实,也许接受和坚守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也可以像樊锦诗一样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让社会这部大机器更加效率地运转。(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