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县十五次党代会、县人大十九届一次会议和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描绘了我县今后五年发展蓝图。柳林乡认真贯彻落实全县“三会”精神,提出坚定不移固生态,毫不动摇壮产业,奋力实现“经济倍增追赶区,绿色发展示范乡”目标。
柳林乡地处我县南部边远,山高坡陡,交通条件较差,经济发展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产业总体布局不平衡不充分。作为传统农业大乡,目前我乡第一产业发展较好,但第二、三产业发展十分滞后,产业层级发展不均,严重制约了柳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长期粗放式经营,缺少规模化、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工业发展既成规模的企业几乎为零,工业发展将面临着起步晚、块头小、底子薄的困境;旅游业方面仍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弱化,政策保障力度不强等困难。
“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不够鲜明。部分乡村产业规划,没有针对乡村产业基础、发展条件、人力资源等实际情况整合当地各类资源,在融合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等要素方面较为欠缺;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不够明确,没有从区域城乡统筹和乡村错位分工角度来具体谋划彰显本土特色的乡村产业。
产业发展由于受科技、管理等因素影响,部分群众认识不足,导致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对烤烟、中药材等产业发展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但在产业发展中,由于部分群众没有根据自家实际科学种植管理,一些种植户出现高投入、低产出,导致经济效益欠佳,影响生产发展积极性。
老产业不出“新”。由于山区群众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导致相当部分的干部群众思想保守,缺乏创新创业发展新产业胆识,未能紧跟时代发展,推动新项目发展困难,基层干部固守传统管理方式,缺少科学长远的战略眼光,群众自我增收,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与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接轨的复合型人才更少,本地人才愿意去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发展,导致农村新生代力量匮乏。人才的缺乏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在普通用工方面也存在较大缺口。在山区办企业出现招工难,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4000元也招不来人、留不住人。
新产业不出“精”。柳林乡发展旅游起步晚,境内神农洞、铜鼓峡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至今没有一个叫得响的旅游宣传形象和口号,品牌不响很难让游客对柳林旅游留下深刻印象。旅游宣传推介营销力度不够,旅游宣传范围有限,严重制约旅游业发展。
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人才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既缺懂管理、会策划、善营销的领军型、高层次人才,也缺少擅长沟通交流、具有处理应急事件能力的一线导游人才,能为境外游客提供服务的小语种旅游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整个旅游服务人才的引进教育培养滞后于旅游市场发展。
生态发展不出“门”。农村产业发展缺乏统筹性整体规划。在区域产业分工、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缺少谋划,对生态旅游型、产业发展型、现代农业型、村庄整治型等多元特征没有相互统筹融合。各村规划的建设项目,缺乏总体性布局考虑,项目单体设计也难以融入到全乡产业的总体规划中。
第一产业向后延伸不充分,多数农产品出售以原始产品或初加工产品为主,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低,缺乏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支撑。缺少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没有形成“拳头产品”。第二产业连接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第三产业刚刚起步,结合乡村振兴契机,对自然景观保护开发不够,乡内有名的草莽英雄熊光文传奇,枪刀山、令牌寨等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没有得到挖掘和宣传利用,乡村产业融合不足,缺乏创新特色,难以吸引游客。
实现经济倍增思路与对策
今后五年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全乡农村经济社会总产值10.48亿元,财政收入11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亿元,乡村振兴全面起步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速,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乡将建成三大产业集群,走出一条抓传统农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商贸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新型旅游业壮大经济发展后劲之路。全乡综合经济实力力争位居全县第一类方阵。
大力发展传统农业产业。一是稳定发展烟叶。全乡烟叶面积每年发展1.3万亩,年均产值4500万元。二是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全乡每年发展中药材2000亩,五年新发展10000亩。对中药材开展精、深加工,年增加中药材产值2000万元以上。三是增产扩销黑毛猪。增加柳林黑毛猪养殖计划,以此创建知名柳林腊肉品牌,让柳林腊肉卖出县外省外,销往国际市场。
在具体推进上,一是巩固烟叶产出效益。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加强烘烤、分级技术指导,加大电力、交通保障力度,确保烟叶烘烤、交售顺畅,把面积优势转化成效益优势。二是明确中药材产业地位。多方拓宽销售渠道,培育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积极申办地理标识产品。借秋冬农业开发之机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药材产业,使之作为替代主导产业的地位实至名归。三是引导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思维和管理方式,生产高附加值适应市场需求的农副产品。四是系统化推进竹产业发展。成立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引进规模以上竹产品加工企业,转移本地劳动力从事竹产业生产。
全力抓好商贸服务业。依托发展商贸服务业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全乡新发展规模企业2家,市场主体300户。商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让当地的农副产品卖出去,群众急需的生产生活物资购进来。
延伸经营网络。重点培育洪坪超市等品牌连锁企业,优化网络布局,引导连锁企业到集镇、居民生活区、公共服务场所建设改造便利店,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培育一批本土连锁企业,支持国内外知名连锁品牌落户柳林。拓展经营范围,优化商品供给,扩大生鲜销售,丰富零售业务,优化居民服务。
推进电商发展。整合乡域物流快递资源,加强名优特新农产品线上线下展销。加强与京东、苏宁等集团合作,利用淘宝、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以资源对接、研发创意、直播竞赛等形式,全网推荐柳林农副产品,尽快实现村村有网点,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开展卖货达人招募培训、创意竞赛等系列活动,对电商从业者、网络人士、农业经营主体和创业就业农民开展电商政策、运营操作培训,改善农村电商人才不足现状。
高位推进文化旅游业。借县委县政府“5 6513”产业发展格局中培育百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机遇,高位推进文化旅游业。抢抓“十四五”规划绿色发展机遇,申报旅游项目22个,资金24.88亿元;积极筹备开发高山草甸、枪刀山等景点,完善配套设施。持续推进洪大路计划,建成神农架后院堵河源大酒店,民主溶洞游客接待中心。发展短期旅游,对接县“两湖两日游”精品旅游路线,与神农架合作,承接大九湖游客来柳林游玩。
在具体推进中,一是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抢抓旅游业发展新机遇。要坚持旅游经济强乡战略不动摇,把旅游业培育成龙头产业和乡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快旅游业发展新步伐。针对当前柳林旅游产业弱、散、乱、慢的现状,转变思路,在景点建设上由全面建设向突出重大项目建设转变,在旅游线路上由景区(点)分散旅游向串点成线(连点成片)转变。抓好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柳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旅游方面尤以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最为知名,但近年来对这些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所弱化,因此要发挥好比较优势,不断深挖整合这些优势资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三是进一步强化保障,落实旅游业发展新举措。一方面,要加大旅游营销推介力度:征集一批朗朗上口的柳林旅游形象和口号,通过社会征集、专家评审的方式,确定柳林旅游对外宣传的整体形象、标识和宣传口号;设计出柳林景点信息、交通信息、食宿信息等旅游宣传资料,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柳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引进。加大旅游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力度,尤其要加强高层次管理者、新兴业态经营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加强旅游一线从业者的岗位培训,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舒处山 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