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安居方能乐业。住房问题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同时“住有所居”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1996年我县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围绕解决群众“安居事”不断努力,历经近30年的风风雨雨,竹山县住房公积金制度从无到有,资金规模从小到大,受益群体从少到多,竹山公积金人始终立足“居者有其屋”而开足马力,做好保障文章,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不断释放政策活力。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发放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4.93亿元,共支持全县2064户职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助力数以千计家庭实现幸福蝶变,结出了累累“安居”硕果。
今年60岁的王先生对竹山的房改大事深有感触。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他在县农村信用联社工作,与家人居住在单位分配的仅有70㎡公房。县里的房改政策启动后,他斥资2万元买断了这套公房。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王先生深感三口之家“蜗居”的窘境,也考虑到孩子上学的问题,他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房源。
恰逢此时,县内商品房开始兴建,王先生物色了位于二桥头的千福广场小区,以2000元/平方米的基准价,购买了一套100㎡的商品房。“这套房子算是县城的第一批商品房,那时候拼拼凑凑,亲友又帮忙周转了10多万元,终于买下!”王先生回想起来,仍庆幸当时脑门够热、决定及时。他觉得手头的钱咋攒也不够买房子,如果不抓紧一点,一家三口只能一直挤在70㎡的房子里。千福广场地处县城中心,孩子上学方便,楼层采光也不错。重要的是,乔迁新居让一家人住得更加舒服、开心。
据了解,建国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群众住房问题一直推行的是福利分房和公房租赁两种方式。对于绝大多数的居民来说,房屋都是租赁单位或者房屋管理部门的,只有极少数居民拥有属于自己私有的房屋。人口多、面积小,上班面对面,下班门对门,是当时福利房的真实写照。“等国家建,靠组织分,要单位给”,作为当时特殊环境下的房屋配给制度,房子面积分配的大小也要根据级别和家里人口的数量。一般是一家三四口人,甚至老少三代一起生活。
1994年7月,我国深化住房市场化改革,开启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不久,住房领域又迎来了更硬核、更彻底的改革手段。1998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住房实物分配被全面叫停,住房分配货币化开始走向舞台。长达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彻底成为历史。
与国家的大政同频,竹山县也逐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形成多层次、差异化、全覆盖的住房供应体系,逐步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供应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和保障体系,实现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
据统计,从房改工作推行至今,竹山现有公积金建缴对象18000人,归集资金总量达30.61亿元,保障对象已实现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同时,灵活就业人员群体、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亦开始逐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随着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县公积金办也一直在主动作为,通过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依法保护缴存对象的正当利益,营造公平竞争的房地产市场环境,逐步实现资金管理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住房的变化,是社会变迁、时代进步的缩影,见证着山城百姓生活的日新月异。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30多年住房发展砥砺前行,群众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深化的住房制度改革,让群众的安居梦照进现实。 (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