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山
听竹山故事
我们为您分享一个故事
留一段记忆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那条路,让人如此梦牵
作 者:贺进修
故乡一直是游子内心永远的牵挂,常常怀想起故乡葳蕤的群山、清澈的河水。特别是故乡的那条路,穿越时光和记忆,如脐带般一端连接着故乡的土地,一端紧系着我漂泊在外的心。
故乡地处鄂西北大山的褶皱里。沿集镇向上,一条路沿河曲折迂回,蜿蜒向前,在山脉间通村入户,绵延至大山深处。我的童年、我曾经的家园就在这条路的最深处。这条路,承载着故乡人走过岁月的艰难脚步,也记录着父老乡亲们生活的沧桑变迁。
(图源网络)
我小时候,这条路还是最简易的土路,坑坑洼洼,砾石遍布,极其难走。特别是从我家到村小的六七里路,更是难走。当年还没有机耕路,乡亲们在陡峭的山间凿出一条羊肠小道,路两旁长满山竹和野芦,山陡路窄。我们一院的孩子,每天往返于这条山路上,清晨,小路两旁的杂草藏有一身的雨水,尽管我们把裤管卷得老高,并用竹棍不停敲打,但还是免不了湿裤腿,湿鞋。遇到院子里出现病人,路像一道屏障,让乡亲们苦不堪言。送病人就医得分秒必争,乡亲们用两根长杆拴上躺椅,四个壮年轮换抬着病人在崎岖的山路与死神赛跑。有的挽回了生命,也有的病发太急,没来得及救治而命丧路途上……
有路才有希望。为打通瓶颈,家乡人轰轰烈烈扩修了通村路,羊肠小道被宽畅的机耕路取代。那时我在读初中,每周往返在这路上,目睹了路通后村子日新月异的变化。奔驰的车子,打破了山村的宁静,挣钱的渠道也变得多种多样,勤劳的家乡人将致富的梦想一点点变为现实。低矮陈旧的老房屋一个接着一个被拆掉,红砖房,楼房,一栋一栋建了起来。
(图源网络)
我参加工作后离开了家乡,奔忙于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成家后很少回去了。偶尔回去一趟,却发现家乡人越来越少了,有的进了城,有的远走他乡,故乡变得沉寂,故乡的路也变得不堪入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看到村庄破落,良田撂荒,心里不是滋味。
好雨知时节。精准扶贫就像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滋润着这片土地。我也有幸参加了扶贫行动,我们单位联系帮扶的村正是我老家,让我参与并见证了故乡的变化。首先对路进行了大修,裁弯取直,削凸填凹,路基拓宽,水泥路面。乡亲们做梦都没想到,在家门口能有如此平坦、宽阔、通畅的大路。新路就像一条飘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粉墙黛瓦的安置房,焕然一新的学校,拔地而起的幼儿园、福利院,改造升级的村卫生室,在青山绿水间分为夺目。果树、茶园,一片连着一片;养鱼基地、养虾基地,脱贫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家门口有了就业岗位,务工不需要跑远,山村又涌动着无限的活力。
曾经,回故乡是一种艰难的旅程;而今,回故乡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带着家人,驱车回家,徜徉山水之间,陶醉。
故乡的路,让人如此梦牵。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综合广播调频(fm)96.8兆赫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
贺进修,竹山县宝丰镇人。文学爱好者,曾在《堵河》《十堰周刊》等发表多篇散文。现任职竹溪县政协副主席。
朗读者:
李雪锋,就读于武汉东湖学院,新闻学专业,现于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进行暑期实习。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