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十堰日报)熊彬 袁胜敏
竹山高腔是中国戏曲声腔之一高腔的一大类型,由竹山皮影戏演变而成,是一种独特的竹山地方戏曲剧种。在竹山,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老人寿诞、开业庆典、各种庙会,人们都要请高腔戏班子演出。高雅、高亢、奔放的竹山高腔戏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无限欢乐。据初步统计,竹山高腔戏剧目有200多个,代表剧目有《许明清》《堵河黎明》《三降价》《收获》《获奖归来》等。
竹山高腔是中国戏曲声腔之一高腔的一大类型,它由古老的竹山皮影戏演变而成,是发源于汉江第一大支流堵河之畔,流行于川陕鄂渝的古老、稀有、独特、珍贵的竹山地方戏曲剧种。
高腔形成
竹山高腔历史悠久,形成期很长。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置上庸,由于该县地处偏僻、山大人稀,人们文化生活十分单调。为改变这种状况,一位剪纸艺人从手影艺术中受到启发,发明了竹山皮影戏。其用牛皮制作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当地人带来了无限欢乐。
然而,原始的视觉艺术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是有限的。于是,皮影戏艺人又在无声表演的基础上加入了具有本土特色的高亢的山歌、粗犷的号子和优美的田园歌,丰富了传统皮影戏的内容。于是,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艺术成为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娱乐节目。
明成化十二年 (1477年),由于天灾,大量难民涌入房竹一带。以刘通和石龙为代表的难民对朝廷不满,在房竹一带举行起义。于是朝廷在郧阳设府,对起义的难民进行安抚。这些难民中的艺人将中原文化带到竹山,促进了竹山戏曲艺术发展。于是,竹山县城关镇、田家镇 (今上庸镇)和官渡镇相继成立了以汉剧为主要剧种的同音易俗社和三益社,用唱汉调说本地话的方式演出汉剧。这种改良后的汉剧被人们称作 “山二黄”戏。竹山皮影戏艺人从中受到启发,大胆借鉴 “山二黄”的声腔、板式、戏剧程式,加上四弦琴、三弦以及唢呐、三弦、竹笛、扬琴、高胡、锣鼓等,创造出了具有竹山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竹山高腔戏剧种。
竹山高腔戏的独立形成和成熟期大约有600年,其辉煌期只有两三百年。在这两三百年里,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竹山高腔戏经过不断规范和完善,在原有声腔的基础上增加了武当道教音乐元素和吆喝腔 (即幕后帮腔或伴唱),从而具备了更加细腻的感情色彩。
最初,人们认为竹山高腔戏不像京剧、豫剧、汉剧、楚剧,便给它取名叫“八不就”。经过多年完善,竹山高腔戏既保持了传统特色,又汲取了其它剧种的长处,在艺术实践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于是,人们又将“八不就”改为“八股劲”,意思是说竹山高腔戏导戏的有心劲(境),演戏的有(精气)神劲,领唱的有吼劲,文场的巧用劲,武场的用巧劲,听戏的有傻劲,看戏的入迷劲(境)。也有人认为,如今的竹山高腔戏之所以被称作“八股劲”,是因为其经过多年磨合,无论是在“生、旦、净、丑”各个行当上,还是在音乐、美术、灯光、布景上都有了一定进步。
竹山位于川、陕、鄂、渝交会之地,辖内崇山峻岭、堵河奔流。竹山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适合高山地区人民的精神产品。人们在欣赏本土文化艺术的同时对高腔戏提出了改良性的评论和建议,这些评论促进了高腔戏的持续发展。
竹山虽然位于山区,但辖内堵河直通汉江,汉江连接长江,天然的黄金水道为竹山人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水上交通条件。独具特色的山货从这条水道运出,品种繁多的日用百货又从这条水道运进,在黄金水道两岸大大小小的码头有众多商埠。这些码头和商埠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巴山区的文化发展。特别是大量移民的迁入——不管是在 “江西填湖广”还是 “湖广填四川”或是 “荆襄填上庸”的移民大潮中,随着移民的涌进,外来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对上庸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竹山有名的 “同音易俗社”和 “三益社”等民间文艺社团,都是流落在竹山的江西、山西、陕西等省的移民在各个商埠经商并取得一定成就后,倾心支持文化、兴办文化,促进文化繁荣的产物。闻名中外的、号称 “王三盛”的王盛魁、王盛鼎、王盛荣和曾子丰、查凤池、熊健斋、赵子璧、朱宗德、吴吉世、张幼武、蒋文忠、何一善、蔡明谱、柯玉琴等人就是移民和商埠文化的杰出代表。正因为有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竹山高腔才得以产生、壮大,逐步形成一个特色剧种。
在竹山,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老人寿诞、开业庆典、各种庙会……都要请高腔戏班子进村演出。高雅、高亢、奔放的竹山高腔戏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无限欢乐。
文化坚持
外来文化对地域文化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但地域文化要取得长足发展还得坚定不移地坚持本土文化特色,因为本土文化是文化之根。
竹山高腔戏之所以受到竹山乃至全国许多地方观众的青睐,是因为它是竹山本土文化的产物,只有本土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有土壤、有生命力的。在竹山一带,被人们称作 “三杨开泰”的杨四爷、杨春江、杨春湖和周衍云、党德胜、梁仕位、常开清、李远德、柯美玉、方圣贤等人是竹山高腔戏的传承人代表。
几十年来,我市文艺表演团体不断变换团名和剧种,今年叫曲剧团,明年叫汉剧团,后年改成文工团……改来改去,却忘了大多数人的欣赏趣味,结果剧团成了 “四不像”,人才流失了,保留剧目丢失了,文艺事业发展受到阻碍。这一切都是没有很好地坚持本土文化特色的结果。事实证明,包括竹山高腔戏在内,一种地域文化的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对其虔诚地坚守、衷心地热爱,才会使其永葆活力、长盛不衰。
“文艺为人民服务”,是党为文艺工作者制定的文艺方针。无论是文艺团体,还是文艺工作者都要坚持本职工作,热爱本土文化,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用这些作品去愉悦人、教育人、感化人。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繁荣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文艺必须有风向标。政治在为文艺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也在较大范围内影响了文艺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党先后提出文艺要坚持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和 “三贴近”原则。这些政策务实、接地气,一直作为文艺发展的指南针,为包括高腔戏这样的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让文艺如沐春风,文化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民族文化,大力提倡和支持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恢复、振兴和发展。竹山要与时俱进,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借这股艺术改革的强劲东风振兴竹山高腔戏。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即以中国汉民族为中心,各种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百花争艳、全面发展的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中还包含着若干区域文化,或者叫地域文化。竹山高腔戏就是地域文化的优秀种类。抢救、发掘、继承、发展这种地域文化是竹山人的神圣使命。
保护民族文化的任务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由于时代变迁、人员流动等因素影响,许多宝贵资料已经流失或正在流失,不少从事专业和业余戏曲文化的艺人正逐渐老去,因此抢救民族文化迫在眉睫。
现在党中央高度重视抢救民族文化,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抢救民族文化的工作抓紧、抓好。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有一种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
抢救民族文化是个宏大工程,对于竹山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来说,抢救民族文化就要抢救竹山高腔戏!虽然前段时间竹山文化部门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是,要将竹山高腔戏立体、完美地呈现在艺术舞台上,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成立以文体局领导与宣传文化中心领导相结合的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文艺表演团体转型工作。
2、深入学习抢救民族文化的有关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
3、争取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将抢救民族文化的工作列入全县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4、成立专班,组织专业人员研究、讨论、从事民族文化抢救工作,争取在短期内见成效。
5、抢救民族文化是一项专业、重要的工作,要请省、市、县的专家和有经验的民间名老艺人指导工作。
为了促进竹山县戏曲事业繁荣发展,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竹山高腔戏,竹山县文体局经竹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已于2016年2月25日将原竹山县艺术团正式更名为竹山县高腔剧团。剧团将积极挖掘、整理、抢救、保护、发展竹山高腔戏,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出作品、出人才、出成果。
发展需要
一个剧种代表着一个地域的民族文化,彰显着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风貌,展示着一个区域的民族风情。以前,由于多种原因我市各县 (市、区)文艺表演团体大多以外来剧种冠名,后来为了适应形势,千篇一律地挂上了 “艺术团”的牌子。这样做的结果,虽然得到了暂时的、甚至是可观的效益,但影响了本地戏曲事业的发展。
实行一个县、市一个戏曲表演团体,一个团体一个地方剧种,是保护和抢救地方戏剧的良策,是促进戏曲发展的需要。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总会迎来戏剧发展的春天。
艺术规律
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瑰宝。民族艺术有长久的生命力,虽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地方戏曲的发展曾走了一段弯路,但通过实践人们会进一步认识到地方戏曲的宝贵价值,会更加珍惜具有鲜明民族性和艺术性的地方戏曲。这是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只要我们遵循这些规律,戏曲艺术就会得到发展。一个开明的文艺团体应遵循艺术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开拓进取!
十堰地区的地方戏曲与其它地区的地方戏曲的发展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有丰富的地方戏曲资源:竹山的高腔戏、竹溪的山二黄、郧阳的四六句、郧西的三弦、丹江口市的八岔子、房县的高山花鼓……只要我们好好保护、传承、发展这些资源,十堰的戏曲文化就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剧目建设
常言说: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从古至今,每一个剧团、每一个剧种都有它的代表性演员和代表性剧目。由此看来,剧目是剧团的 “根”。我们在竹山高腔戏普查工作中初步摸清,竹山高腔戏剧目有200多个。
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竹山高腔传统剧目是很丰富的,成绩是很辉煌的。近几十年,竹山的文艺工作者在挖掘、继承、发展竹山高腔戏的基础上,不仅将《红灯记》 《沙家浜》 《海港》 《龙江颂》《智取威虎山》 《奇袭白虎团》 《渡口》等剧目移植成竹山高腔戏,而且创作了《许明清》 《堵河黎明》 《三降价》 《收获》 《相亲》 《获奖归来》 《换地》 《就为那颗心》等大、中、小型竹山高腔现代戏。同时,还以竹山高腔为基调创作了歌曲 《走进竹山》 《高山脚下一条河》 《卖山宝》 《春风一吹喜盈门》 《同心协力奏凯歌》 《闯滩》等。
以上作品有的在全县巡回演出,有的在省、市电视台播出,有的在省内外推广演出,不少作品在市文艺 (戏剧)表演中获奖。目前,该县正组织创作力量,为高腔剧团创作新的剧目,让竹山高腔戏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剧目建设上,该县计划加强剧本创作和音乐创作力量,让竹山高腔戏的剧目建设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队伍建设
竹山县高腔剧团计划编制50人,其中:行政人员3人 (其中一人兼演员)、导演1人、教练1人、创作人员2人 (其中编剧1人、唱腔设计1人)、演员24人(其中男演员12人、女演员12人)、乐队14人 (其中文场8人、武场6人)、舞台美术人员3人 (其中舞美设计兼舞台电工1人、服装管理1人、道具制作1人)、后勤服务部门2人。
以上50人建议列入事业单位编制。另外,在全县中小学校择优选拔10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竹山高腔艺术,符合演员条件的男女学生到省、市相关文艺 (戏曲)学校培训,为竹山高腔剧团培养新生力量。力争在三年内配齐行当,并能较好地演出传统和现代高腔小戏和折子戏,10年以内能上演大型竹山高腔传统戏和新编竹山历史剧及现代竹山高腔戏。并在编剧、导演、教练、演员、灯光、舞美等方面着力培养一批人才,创作出政治性和艺术性较强,具有竹山高腔戏特色、有价值的戏剧作品。
目前,竹山县高腔剧团全体演职员工正按照县文体局部署,结合实际,积极创作、排练新的竹山高腔小戏,准备参加十堰市第三届地方戏曲汇演,为继承、发展郧剧——竹山高腔努力拼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