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12月初,湖北省作协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走进十堰市竹山县,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在竹山期间,省作协主席李修文深入官渡镇、上庸镇、宝丰镇等地,考察源远流长的古庸国文化、堵河文化和秦巴民俗文化,并在秦巴艺术中心做客首期“上庸讲坛”,畅谈新时代湖北文学创作的可能路径。以下为《十堰日报》、今日竹山记者对李修文主席的专访整理。
把独特的地域文化放到中国文学谱系里去考察
上庸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具备高文化含量的地标。但凡对于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古庸国都是一个非常有魅力、很神奇的所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关于古庸国的传说,诞生了那么多与庸有关的成语。在这片土地上不仅能感受到某种历史的感召,也感受到了现实所焕发出来的一种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十堰、竹山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它不同于一个传统的湖北,或者不是一个典型意义的楚地湖北,它夹杂着很多很丰富的、很驳杂的文化,这种文化也等待着我,等待着我们更多的湖北作家、文化人去共同地发掘它的魅力。特别是这里的民歌,非常原生态、接地气,既有生气、情趣,又有生命力。同时,和我们新的时代也有紧密的相结合,反映了此时此刻这里人民的一个基本风貌,给人很强的信心。
独特的地理资源是一个地方的优势所在,但在今天这样一个平面化流动的信息社会里,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构成人文共感、有共识的一个存在。作为一个作家,如何把独特的地方资源放到全国或者全世界的文学谱系里加以考察,来发现个体命运、风俗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这新的时代、新的变化之下何去何从,这就是本地作家需要的努力方向。
要有抱负提供新时代的文学样本
全省、全国的作家,今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创作出的作品如何与我们脚下的大地、热气沸腾的生活以及大地上所隐含的巨大创造力所匹配。
创作者对于时代,对于创作主体自身的一个总体认识极其重要,作家要勇于自我革命和革新,要与我们描写的对象,也就是人民大众、山河草木走得更近,认得更清。要真正做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我们必须回到新文学的初心:到人民中去,发出平民的、大众的、有血气的声音。因此,中国故事才无穷无尽,讲述中国故事的耐心和抱负才无穷无尽,被中国故事所安慰过的人心与灵魂才无穷无尽。”
在新时代,面对湖北文学转型的这样一个契机,我们需要更多的去深入农村、深入大地,这次省作协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走进竹山,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就是我们深入了解基层的一个好的窗口。我相信这只是一次开始,未来我们可以不断地举办类似的活动,包括选择一些合适的地方挂牌湖北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源源不断地为基层送上一些诗歌朗诵会、文学音乐朗诵会等等。
我们应当有勇气、有抱负,脚踩在这片大地上,来提供出一个新时代的文学样本、文学答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