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热线:0719-4224351

加强劳动教育 培养奋斗意识-ag凯发旗舰厅

 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而每个家庭是劳动教育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必不可少,必不或缺。现结合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劳动教育的短板、加强家庭劳动教育等方面浅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家庭劳动教育的作用

(一)塑造健全人格的需要。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也是区分低级动物的重要特征。从古到今,中国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文化、建筑、历史,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劳动教育可以塑造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育合格的接班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近年来,国家提出“2025中国智造”战略,大力表彰评先“大国工匠”,培育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技术工人,建设科技强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劳动教育从小培育小学生的爱劳动、爱钻研的劳动习惯,培养小学生爱动脑的良好行为,丰富小学生的实践技能,激发爱劳动的兴趣和爱好,为建设科技强国储备一批“小专家”“小工匠”“小能人”。

(三)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小学生将来是要走出学校,融入社会的,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岗位,都要必备一项生存技能,才能很好的生活。学校教育让小学生掌握必备的学习理论知识,劳动教育帮助小学生掌握必备的生存技能,更好、更快、更强地融入社会。

二、当前家庭劳动教育的短板

(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导致家庭学生劳动教育缺位。中国有着5000千年历史的灿烂文化,长久存在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深深影响父母,一味把学业放在孩子成长的首位,忽视了孩子动脑、动手、动笔等基本能力培养,家庭劳动教育时常缺位。根据有关机构调查220名l~6年级学生,每天早晨起床自己收拾被褥的仅占26.4%,饭后经常洗碗筷的只占13.2%。其中五年级学生,自己洗手绢、袜子等小衣物占64.1%,倒垃圾占62.2%,帮助烧饭菜占20.9%,拖地板占42.9%,扫地、擦灰尘占55.5%,买菜占25.8%,洗衣服占28.5%。

(二)“过分溺爱、随意满足”的做法导致家庭学生劳动教育缺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经济总量已从落后的位置跃升到靠前位置,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个人拥有的财富、支配的收入、资金的总量都有大幅长。家庭收入的增加,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坚实保证,只要孩子想要的尽量满足,没有考虑到孩子人格行为的形成,让孩子体会到难劳动的艰辛。日常中,做起扫地、擦桌等简单的家务劳动笨手笨脚、洋相尽出、丑态百出的学生大有人在,“智商超群、技能没有”的小学生不在少数。据某学校的不完全统计,自己洗过碗、洗过袜子、扫过地的小学生只占全校学生的2%,占得比例及其小。

(三)“方式不多、花样不新”的手段导致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缺少。小学生由于处于身心发展期,思想不稳定,接受新事物快。目前,许多家庭的劳动教育主要靠说教灌输的生、冷、硬等传统方式,轻则吵,重则打,小学生不愿接受,容易教育效果差,长此以往,家长失去教育的耐心,放任自流成常态。方式不多、花样不新导致学生家庭教育缺少,以“家长干”代替“学生干”,以“被动干”代替“我要干”,导致小学生生存技能较差。

三、加强家庭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言传身教,父母做好“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他们看在眼里、装在脑里,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做。父母要在家里身体力行干家务、做劳动,从小向孩子浇灌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纯洁孩子的思想,美化孩子的心灵,增强孩子的体魄,厚植劳动的基因,让快乐劳动伴随孩子的一生。利用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主动参加活动,当好孩子的榜样。

(二)独立自主,父母不要“好心办坏事”。父母要从小培育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帮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活自己做的习惯,不要过分溺爱、大包大揽、放不下心,要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让学生做,一点一滴培养他们的生活生存技能,为将来走出社会独立自主生活打下基础,不要成为“温室的花朵”。

(三)注重引导,父母做到“方法对路子”。要想培养孩子会做事,就应该让孩子有自己的一份劳动任务,如铺床、缝扣子、热饭、洗小件衣物,准备上学用具等。当孩子干得好时,要给予表扬,孩子干得不好时,家长要给以指导,千万不能责骂或挖苦讽刺。多带孩子到工厂、农村劳动,到社会参加义务劳动,完成一定劳动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强化责任担当,切切实实地感受、体认到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进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四)关心理解,父母应该“耐心不急躁”。家务劳动有难有易,开始不要让孩子做复杂劳动,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出较高要求,让孩子反复训练,循序渐进。由于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有时不能平衡,往往心到手不到,干事拖拉,丢三落四,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家长要认真帮助孩子找出问题所在,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让孩子重新做,达到家长满意为止。

(五)互动沟通,父母保持“心态更阳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使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尽量多和成年人一起劳动,对成年人来说,劳动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共同感受劳动的快乐是自我教育的第一步。”当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时,他的内心会流溢着自豪和欢乐,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做人的尊严,因为这是他劳动所得。家长要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干的良好习惯,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刘关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关注k8凯发登录入口

云上竹山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