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热线:0719-4224351

戎马半生 军魂永在-ag凯发旗舰厅

 ——写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

 文/退役上校  周德国

 

年年“八一”,今又“八一”。

在喜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作为一名保家卫国30个年头的退役上校军官,我也迎来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32年和脱下军装参加地方经济建设的第7个年头。

岁月匆匆。回首军旅30年和转业到地方工作7年的历程,内心充满无限感慨……

20世纪60年代末,我出生于鄂西北十堰市竹山县得胜镇的一个偏僻农村的普通农民家庭。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祖国南疆边陲硝烟弥漫。1986年11月,冬季征兵工作开始后,年仅18岁的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被湖北省竹山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于是,我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带着亲人嘱托和美好愿望,参军来到地处中越边境、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广西边防“法卡山英雄营”所在部队。在这里,我完全被英雄的法卡山将士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吃亏、乐于吃苦,勇于献身”的法卡山精神所感染,决心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边防部队基层连队的4年时间里,作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群体代表之一,我自觉以全国“战斗英雄”李作成、法卡山“战斗英雄”梁天惠和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为标杆,立志热爱边防,保卫边防,扎根边防,建设边防,认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政治学习等每一项工作任务。

1989年初,火热多彩的军营生活,加上对军旅、对人生深切透彻的感悟,使当兵已近三年的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存放已久的纸和笔,决心把南疆卫士们“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感人事迹记录下来,宣传出去。从此,白天,我坚持沉到连队采访;晚上,不是整理报道素材,就是赶写新闻稿件,每天工作时间大都在14个小时以上,加班加点到凌晨一、两点钟是常有的事。

同时,我主动申请与上级新闻报道骨干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前往中越边境法卡山、友谊关、金鸡山等前沿阵地、哨所,采访、写作出《情系法卡山》《今日“法卡山英雄营”战旗更鲜红》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受到连队官兵好评和上级首长肯定。鉴于我“为加强国防建设,保卫祖国南疆做出了优异成绩”,法卡山守备部队政治部两次授予我为“优秀法卡山战士”。

1990年3月,已被广西边防法卡山守备部队政治部评为“优秀法卡战士”的我服役期满,准备退伍回家创业。由于在连队的业余写作成绩突出,上级机关首长根据部队建设需要,决定留我超期服役,并把我从连队调到团政治处宣传股新闻报道组当报道员。对此,我自觉服从上级命令。到了机关,我如鱼得水,百倍珍惜比连队强得多的写作条件,更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91年冬,我服完3年法定的兵役义务后,已经超期服役2年。于是,我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拿着自己发表的450余篇新闻作品剪贴本和1枚军功章,找到时任老家湖北省竹山县委宣传部的章先友部长,表明自己打算退伍后回老家发展的意愿。这样,既能照顾一下贫困的家庭,又能从事自己挚爱的新闻报道工作。没想到,章部长一眼就看上了我,并当即表态:“你是自学成才的功臣,是家乡人民的骄傲,热烈欢迎你回家乡工作!”

然而,探亲归队后,部队首长找我谈话,希望我留队改转志愿兵,继续为边防部队的新闻事业做贡献。在个人利益和部队建设的天平上,我又一次毫不犹豫的将感情的砝码加在了部队建设这一边……

1992年金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武委会的机关刊物——《广西武装》杂志社在边防部队挑选两名编辑,我有幸从众多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顺利调入杂志社担任编辑、记者。在那里,我在高标准干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坚持挤出时间深入边防部队和人武战线调查采访,挖掘国防战线上的各类先进典型。

1993年10月初,我得知广西南宁军分区教导队通信教员倪效武的妻子韩素云为了支持丈夫献身国防事业,含辛菇苦十一年如一日,上悉心服侍80多岁的奶奶、护理体弱多病的公婆,下照料丈夫的弟妹和耕种12亩责任田,由于长期劳累,不幸患上人称“新癌症”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的情况后,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大力宣扬的重大典型。于是,我约同时任广西边防某部政治处干事的曹丽心和广西军区政治部宣传处新闻干事的王明金全面调查采访韩素云爱国拥军的感人事迹,并加班加点主笔写出了第一篇详细介绍韩素云那催人泪下的经历和披露她因经济拮据而面临困境的通讯——《心的呼唤,爱的奉献》。

稿件写好后,我先后寄给了军内外的几家新闻媒体,但都是石沉大海——无回音。但我并没有就此放弃。同年11月底,我又在原稿的基础上加入了“军嫂”爱心献国防、我为“军嫂”献爱心的内容,反复修改后寄给了《羊城晚报》。稿件在当年12月30日的《羊城晚报》“社会广场”专版头条位置发表后,很快在广州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专家袁浩教授立即被韩素云热爱祖国、热爱国防、无私奉献的事迹深深地感动,凌晨3点提笔给院领导写了一份要求优惠救治韩素云的报告。很快,医院领导作出了免费救治韩素云的决定。

随后,为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好军嫂”韩素云的事迹,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我又先后与《广西日报》《人民日报》社驻广西记者站等新闻单位的同行联系,推出了《爱的颂歌》《一个军嫂的故事》《南国救军嫂》等一批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稿件,将韩素云的感人事迹迅速通过《羊城晚报》《广西日报》《战士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传播到军内外,从而使“好军嫂” 韩素云在军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怀和帮助下获得新生,为“好军嫂”韩素云这一典型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及全国妇联领导的充分肯定并推向全国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此,广西军区司令部为我荣记二等功1次。

1995年初,我在百色革命老区田阳县人武部采访时,陪同采访的百色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明星朗告诉我,军分区急需年轻有为的新闻报道骨干,希望我去一展身手。我认为,自己在杂志社工作,平时接触对象主要是军分区和人武部、预备役系统,写作面有点窄。百色军分区虽然艰苦偏远,但百色市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的地方,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地区特色鲜明,加上百色军分区管辖的有边防部队,有不少新闻“富矿”,是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好地方……是留在省城,还是前往老区?经过再三考虑,我毅然向组织申请,自愿从广西首府南宁市的广西军区司令部机关调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

从此,我在百色革命老区一干就是4年。其间,我走遍了军分区下属的所有一线连队、哨所、阵地和雷场及武装部,先后参与了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西军区授予“以劳养武扶贫帮困的模范人民武装部”荣誉称号的田阳县人武部、被广州军区授予“尊干爱兵模范连”荣誉称号的边防某部十连和“排雷英雄”黄岳飞、全国“扶贫状元”莫文珍、“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人物”韦世英等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典型的宣传报道。

为此,我先后被上级选拔到广州军区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和桂林陆军学院学习深造。1996年7月,由于我宣传工作业绩突出,被上级由志愿兵破格提拔为副连职军官,担任百色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新闻干事。

1998年10月,百色军分区下属的边防某团政治处宣传股长一职空缺。组织上根据我的德才表现,想调我担任该股的正连职副股长,履行股长职责。时任百色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的周国斌找我谈话,我二话没说,一句“愿做革命的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便打起背包从百色市区的军分区机关去了地处中越边境的边防某团……

1999年新年伊始,一次难得的机遇降临到我的头上——我被广西军区政治部选调到南宁市植物路军休所工作。调回南宁后,两地分居4年的妻子对我说:“安稳下来吧,老这样东奔西跑的,找不到一点居家过日子的感觉。”经过多年的调动和奔波,我也打算将家安在美丽的广西首府南宁市。

顺心如意的小日子刚开始,广州军区政治部的一纸调令再次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1999年9月,我再一次服从部队工作需要,离开妻子和刚满1岁的女儿,千里迢迢来到广州军区政治部《政治指导员》杂志社上班。在这里,我一干就是16年,从普通编辑、记者一直做到采访部主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岗位。

秋天的硕果属于春天的播种者和耕耘者。入伍30年来,经过长期的拼搏和奋斗,我终于由一名初中肄业生成长为拥有大学学历的专业技术七级(副师级)军官。自踏上新闻之路起,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半月谈》《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军事记者》《军队党的生活》《中国军队政治工作》《战士报》《战士文艺》《羊城晚报》《广西日报》等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新闻稿件、文学作品和理论文章、摄影作品2680多篇(幅)。其中,《总书记夸他干得好》《心的呼唤,爱的奉献》《谱写“一国两制”条件下驻军治军的新篇章》《澳门驻军十年报告》《女兵连盛开荣誉花》《一名平凡军医的精神高地》《提高新闻工作者核心能力素质》《在为党干事创业中享受工作乐趣提高幸福指数》《用青春和生命播种和平》《法卡山变成了花果山》《“这年头”怎么啦?》《军徽,在滔滔洪水中闪耀》等一批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好评;有158篇编入书籍和被军地新闻单位评为好新闻或优质稿。

为此,我先后56次被法卡山守备部队、广西军区、广州军区和军地新闻单位评为“优秀特约记者”“优秀新闻工作者”“优秀法卡山战士”“青年岗位成才之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机关干部”等;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18次受到各级嘉奖。2013年,光荣走上“首届解放军出版奖优秀出版人物奖”的领奖台……

光阴荏苒。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15年的时候,戎马半生的我,在迎来自己军旅生涯30个年头的同时,我国又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我深知大规模裁军,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必然要求。但是对于全军每一名即将“被裁”的官兵来说,却是一次涉及个人利益、面临“进退去留”的重大考验。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面前,我毅然服从军改大局,于2015年11月脱下心爱的军装,从广州军区政治部机关转业到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

2019年6月,就在我解甲归田投身地方经济建设的“第二战场”干得得心应手的时候,又因地方机构改革工作需要,再次自觉服从组织决定,从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转隶到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己亥岁末,庚子年初,正当全国人民辞旧迎新之际,一场不期而至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并肆虐全国,蔓延世界……

疫情就是命令。在这场全民动员的疫情防控战斗中,没有谁是旁观者、局外人,需要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因此,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退役军官、国家公务员,我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服从组织安排,义无反顾奔赴支援基层抗击疫情第一线…… 

社区既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为了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我与广大同事一起,从大年三十开始,连续半年多时间扎实工作在登封街道综合市场和大东街道启正、东里、启明社区的疫情防控最前线,以无畏精神守护群众平安健康,彰显党员使命担当,自觉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

其间,我不仅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而且充分发挥自己身为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散文诗学会作家和曾经担任广州军区政治部《政治指导员》杂志主编的特长,在坚持白天一门心思支援基层一线防控疫情的同时,不顾辛劳,主动担当,秉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创作理念,以笔为援,以诗言志,以文抒怀,激情创作出《百年花市巡逻忙》《市场监管人礼赞》《人民战争威力强》《情人节感怀》《党旗飘扬先锋岗》《主战场上写忠诚》六首战地诗,用文学作品的感染力,真情传递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正能量,给所有逆行者以温暖和力量。我的诗作在《中国国防报》和“新时代湾区文学”“广东诗人”等微信公众号公开发表后,受到广大读者好评。这组作品,后来在广州市总工会、共青团广州市委、广州市直机关工委、广州市国资委、广州市青联、市少工委、广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的你”抗击疫情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得原创文学类作品二等奖……

2021年3月,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砥砺前行,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和主办的权威党刊——《党建》杂志社面向全国开展“我的入党故事”征文活动,广大党员积极响应、踊跃投稿。作为一名光荣在党32年的优秀党员,我在《写在祖国南疆边陲的入党誓言》中深情回顾了自己向往党、追求党、追随党的心路历程,讲述了自己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真实故事,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全国9500多万名党员共同的信念与执着。11月3日,《党建》杂志通过“党建网微平台”发布新闻:“我的入党故事”征文评选结果揭晓,我的作品有幸荣获二等奖,成为这次征文评选活动广东省获奖“第一人”……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

一朝军旅情,毕生写忠诚。

曾经在军营,一身骨头硬。

当兵三十年,一生热血涌。

军装虽脱,军魂永在!

 

这是周德国同志1987年在广西边防“法卡山英雄营”所在部队的战备执勤照片

 

这是周德国同志1990年在中越边境法卡山前线阵地的照片

 

这是周德国同志(右二)1996年在桂林陆军学院进修时的训练照片

这是周德国同志(右一)1996年在桂林陆军学院进修时的训练照片

2001年夏天,周德国深入广州军区某个坦克团采访时留影  

 

 

       

作者近照及简介:


周德国,男,1968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竹山县得胜镇八道关,1986年11月参军入伍,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因率先宣传报道全国重大典型“好军嫂”韩素云荣立二等功1次,6次荣立三等功。知名军旅作家、军事记者;“首届解放军出版奖优秀出版人物奖”获得者。毕业于解放军桂林陆军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进修于清华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曾任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报》记者,《政治指导员》杂志主编/上校/技术副师级。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散文诗学会会员,广东朗诵学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广州市养生协会高级顾问。现供职于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

周德国同志在部队从事宣传和新闻出版、文学创作工作近30年,先后参加“好军嫂”韩素云、“排雷英雄”黄岳飞、“模范士官易新群”、“尊干爱兵模范连”等重大典型和中越广西边境第二次大排雷、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10周年、驻澳门部队进驻澳门10周年、“南海前哨钢八连”授称50周年等重大活动宣传。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半月谈》《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军事记者》《军队党的生活》《中国军队政治工作》《战士报》《战士文艺》《羊城晚报》《广西日报》等报刊和全军政工网发表各类文学作品、新闻稿件和理论文章2680多篇。先后出版个人作品集《追梦人的足迹》,参与主编《新形势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丛书》《政治指导员工作手册》《追寻精神世界的家园》《新时期尊干爱兵方略》《基层政治工作参考手册》《思想政治工作名家谈》《怎样当好指导员100讲》《老指导员传经100例》等16本书,深受部队官兵欢迎。

周德国同志的文学、杂文、评论、新闻、摄影作品先后荣获全国、全军以及各种奖项60多次。其中,《总书记夸他干得好》《心的呼唤,爱的奉献》《澳门驻军十年报告》《牢记胡主席殷切嘱托  建设威武文明模范连》《“南海前哨钢八连”:钢浇铁铸五十年》、《女兵连盛开荣誉花》《一名平凡军医的精神高地》《提高新闻工作者核心能力素质》《着眼“全媒体”时代需要  培养“全能型”新闻人才》《在为党干事创业中享受工作乐趣提高幸福指数》《用青春和生命播种和平》《法卡山变成了花果山》《“这年头”怎么啦?》《排雷大王杨国庆》《钱场保护神》《军徽,在滔滔洪水中闪耀》等一批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杂文/评论、随笔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好评;有158篇编入书籍和被军地新闻单位评为好新闻或优质稿。

 

(现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越秀区知识产权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关注k8凯发登录入口

云上竹山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