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竹山县坚持共同缔造的理念,聚焦“十堆十乱”(“十堆”即煤堆、土堆、垃圾堆、渣堆、柴堆、草堆、石堆、砖堆、瓦堆、料堆,“十乱”即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涂乱画、乱扔乱倒)突出问题,采取“四个三”(三治、三化、三建、三管)措施,亮出组合拳、打好攻坚战,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结合部颜值气质焕然一新。
一、以“三治”打底 优化城市空间
一是全面整治环境卫生。坚持把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广场游园等公共区域作为重点,紧盯道路沿线、河道两岸生活垃圾围城、建筑渣土乱倒及煤堆、草堆等突出问题,组织干部群众4500余人次对全域城乡结合部“十堆十乱”问题开展集中摸排、持续整治,累计清理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711处,清掏河道、边沟35公里,清除积存垃圾1565车9650立方米、大堆杂货物料688车2752吨、道路塌方碎石17处,清理“十堆”问题449处。落实全天候保洁,常态化开展主干道机械化湿式清扫和洒水压尘,定期清洁装饰围栏、公交站牌、路杆灯具、垃圾桶箱等公共设施,消除尘垢污渍,提升美观度。
二是坚决根治违规建设。围绕“控新增、销存量、抓长效”工作思路,严格按照“五个第一时间”要求,组建执法巡查专班,建立违章搭建问题台账,制定整治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先后依法依规拆除各类杂物棚、钢架棚、围挡等违章建设130处,消除安全隐患78个。全面开展城区广告招牌、空中飞线专项整治行动,更换破旧牌匾121块,拆除过期破损广告牌、违规立柱广告设施200余处,规范线路84条,消除了安全隐患,亮化了空间视觉,美化了城乡形象。
三是严格处治无序行为。开展城乡结合部修(洗)车、二手车交易、废旧物资回收、建材销售等重点行业治理,重点整治占道经营、污染环境、妨碍交通、噪声扰民、影响城乡容貌等问题,累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8份,实施行政处罚6家,督促转移2家,规范经营商户200余家。严格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等违法违规行为,鼓励行政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对外开放内部停车场,建成大型车辆专用停车场1处、临时停车场4处,新开辟停车位200余个,划定“潮汐车位”429个,为群众创造了便捷高效、规范安全的出行环境。
二、以“三化”增色 刷新城市颜值
一是绿化为基增“底色”。按照“边整治边完善,边规划边建设”的原则,充分发挥林木在美化环境、休憩休闲、承载文化方面的综合作用,采取规划建绿、建景显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违还绿等措施,对主干道目击区24个点位进行绿化“补天窗”,栽植果树苗木3500余棵。以道路、山体、水系为骨架,启动实施“绿满堵河、花开竹山”三年行动,栽植野山樱、红枫等高大乔木,合理配置紫薇、红梅等灌木树种,辅助补植竹类、八角金盘等常绿树种,目前已完成县城区林相季相改造1080亩,形成高中低层次明显的立体景观,实现“美起来”和“绿起来”的有机统一。
二是美化为要添“特色”。按照“求精、求美、求特、求雅”的城市景观标准,对城乡结合部建筑外立面、空地围墙和在建工程围栏实施美化改造,累计改造68000余平方米,提升美化档次,增强美化效果。立足打造“鲜花成片、绿树成线、景色交融”的生态景观街,实施纵横大道、经纬大道沿线绿化美化提档升级,整形修剪公共绿地,新建景观廊道3200米,摆放花卉苗木20000盆,播种15000平方米,着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五彩田园、山边花海的美丽竹山。
三是亮化为重提“成色”。坚持时尚和传统、功能性与景观性相兼顾,利用路灯、广告灯箱、楼型灯、高杆灯等方式,在道路沿线的建筑物上安装洗墙灯、给草地安装射灯,充分利用企业安装led显示屏、公园广场设置轮廓灯、反光灯、景观灯、草坪灯,新增改造亮化灯带12000余米,形成一路一景、一处一景的亮化景观。注重灯光动静结合、色彩变幻,突出潘口高速路口、桥东片区、城西片区等重点区域,充分贯彻节能环保理念,更换、维修、加装照明设施,亮灯率达98%以上,有效解决了城乡结合部路灯朦胧昏暗、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照亮回家路、温暖群众心。
三、以“三建”强基 丰富城市内涵
一是建道路保畅通。按照打造景观大道的标准,高质量推进潘口悬鼓洲主干道、城关至上庸一级路、城关至楼台一级路、潘口至五房沟一级路等城乡交通项目,保障主要通道安全、畅通、美观、整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畅通城乡结合部微循环道路18条,投资近亿元改造拓宽城西、明清等重要出城路口,打通城乡“堵点”,畅通交通“咽喉”。
二是建设施补短板。及时维护修缮城市主干道、广场花园破损人行道、休闲座椅等市政设施,投资280万元修补破损人行道5处、交通护栏6处、改造黑色化破损道路2条。按照既方便群众,又打造景观的要求,将拆违场地、闲置空地切入项目保障,规划建设充电站1处、充电桩10个,新建口袋公园、庭院健身区12处,新增休闲座椅、垃圾箱等公共设施200套,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三是建屏障护安全。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混接、漏接、老化和破损管网更新修复,加快纵横大道6公里综合管网改造,新建潘口悬鼓洲片区管网,持续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率。完善城乡结合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按标准配齐消防器材,确保各建筑物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强化城乡结合部汛期防洪设施管护,积极推进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工程,修建截水沟2条,安装安全护栏16处,加固防洪岸堤800余米,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四、以“三管”固本 展示城市风采
一是强宣传聚合力。发布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通告,制作宣传音频,通过村村响、宣传车、媒体报道等方式,引导干部群众参与共谋共建共管,累计播放宣传音频200余次,入户宣传180余次,召开小组会、院子会、夜谈会等50余场次,带动属地群众近1300余人自发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道沟渠、村组巷道进行大清理、大整治,实现从城乡环境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二是强督察促落实。坚持“领导小组 工作组 攻坚专班”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建立“一天一研判、三天一调度、一周一通报”的工作制度,形成“巡查-研判-交办-督导-整改-销号”的问题解决机制,累计召开整治工作研究部署、调度推进会18次,现场交办问题7次,确保全程督办跟进,问题销号彻底,重点任务有效落实落地。设立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强考核增动能。结合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任务和要求,将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相关乡镇和部门考核范围,充分运用村规民约、公开公示栏、红黑榜、清洁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等,定期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标杆路段”等系列创评活动,创建“绿色机关”107个、“花满小区”116个。推动县直单位4280名党员干部常态长效下沉社区开展“五亮五共”活动,持续激发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竹山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县城打下坚实基础。(县政府研究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