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性的开悟有四个契机,即走进瑜伽课堂、走进智慧性灵书籍、走进“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直播课堂和前天晚上女儿与我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话聊天。
由于颈椎、肩周、腰椎出了状况,我走进了瑜伽课堂。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平心静气观呼吸,放下杂念修静心,理解了身、心、灵的平衡、平静、平和的状态才是最舒适的状态。在这里,我第一次尝试享受“疼痛”,第一次懂得了“安静”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瑜伽课是物质层面的话,那么关于智慧性灵方面的书籍,才是真正开悟我心性的精神营养。
前年七月份的一个机缘,我在女儿的引领下走进了厦门图书馆。
在那里,我一口气看了三十多本有关智慧、性灵的书,让我的身心得到了很大的放松和清理,让我的灵魂得到很大程度的净化和升华。
《把生命活给自己看》一文中说:“那些令我们最头痛、最苦恼的,恰恰是我们内心最需要历练的。”我深以为然。《家道智慧》中谈道:“孝敬父母,其实是在浇灌自己的生命之树!”的确,这话不仅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而且应是我们必须践行的德操。《创造丰盛》中有这样的句子:“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缺少接纳。缺少接纳自己,也缺少接纳别人。自我觉察本身是一个疗愈的过程,觉察自己,往往改变就在一念之间……”
我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我以前不知道的大世界,感觉自己生命的维度一下子由过去的生存、生活层面提升到了生命、灵性的层面,我的灵魂似乎找到了某种皈依,也使得我与家人、朋友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内心渐趋豁达、从容,淡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概是去年4月底,我偶遇朱晓平老师的“品格智慧”直播课。
“大树病了,要从根本上去找原因,而不从叶子上去治病”
从此,我便与“爱自然生命里体系”的各种课堂结了缘。我在这里上课,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清念,也在这里开悟。
从此,“爱自然生命力体系”课堂成了我人生的必修课。我生命的大树也由此开始枝繁叶茂、走向精神的丰盛。
“放下期待,静待花开!”“教育万不可急功近利!”“抓学习不是重要的,塑品格才是重中之重。”……
我把在这里学到的东西渗透进我的课堂教学,在同学们困惑的时候,我教给他们运用“八大转念开关”转念,我带他们走进《<论语>里的处世哲学》《<道德经>里的自然哲学》等传统文化经典,收获了很多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喜悦,我也由此写出了《“塑品格”重于“传知识”》的教育教学论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天晚上,我和女儿有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话聊天。女儿的话让我反思,也让我的生命再次得到开悟。
女儿说:“我是那种看得很通透,也要努力想得通透,活的通透的那一类人……我最终会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妈妈,您不用担心我!”
女儿说:“妈妈,您现在不要去做直播,我觉得您的综合素养还没达到一个高度,您的人生还没达到一定的境界,您急着去做事,内心是带有很大自我意识的成分的,您需要静下心来多阅读,在书中汲取智慧、营养……”
女儿的一席话,似乎切中了我的要害,我听后有醍醐灌顶之感,当即表示认可。
“沉淀下来,用心去读书”,这可能是我当前最必须也最合适的状态了!
孩子有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孩子有孩子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作为大人的我们,千万不要焦虑,不要包办代替。我们在尊重他们 “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这个前提下,或许还需听听他们的声音、接纳他们的某些见解。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综合广播调频(fm)96.8兆赫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董道琼,竹山一中语文教师。2011年出版教育文集《爱在心中》,荣获十堰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015年编撰师生合奏文集《请珍惜这份美好的记忆》,荣获竹山县首届“社会科学”三等奖;2020年6月拉手青年教师主编校本教材《走进大阅读》;2020年9月出版教育专著《走向教育的桃花源》,荣获十堰市“十三五”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多年来,她努力打造“多元化大语文课堂”,追求具有个性特色的“拓展延伸”教学,并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突破。
朗读者: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