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山
听竹山故事
我们为您分享一个故事
留一段记忆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老 人
作者:郭迪福
伴随着重阳节的临近,不得不说说我最不愿意提及的“老人”这个称呼,怎么会与“我”相提并论? 然而,我已退休两年多了,不知不觉地就进入老年人这个行列了。是呀,我们不得不承认,谁都无法逃避人总是要老的这一事实。历代有多少皇亲贵族、大商巨贾寻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试图抗拒这恒定的法则,均以失败而告终! 即使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是一个无法企及的课题。 如此这般,那就坦然面对吧,好好地活过老年的每一天,去迎接自然安排的归属。 那就要老得新鲜!老得坦然!老得自信!老得清白!老得像个老者!
(网络图片)
那么我们应该调整心态。老年人要主动地填平代沟,放下身段去对待年轻人,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赞许。时代不同了,不要总拿自己的一套标准去衡量身边的人和事。 谁也不能否认电脑、手机、汽车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吧,随着它们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生活的方式和习惯,并伴生了颠覆历史规律的新的生活方式。是的,我们及我们的前辈几代人都生活得很苦。我们这一代,我这一行业要自己带着背包、口粮翻山越岭去收农业税、特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和“三提留五统筹”,要用自己的双脚去传递党的方针政策、要靠走路取得上下级的联系......我们这一代人就是用妈妈给的天生工具来求生存,但先辈和我们苦的代价和目的不就是为了后代能比我们活得更好吗? 人老了要活得新鲜。这个说法看起来好像很无聊、让人费解,其实不然。有些人一进入老年这个圈子,就变得消极,把老看成一种心理负担,把一切都看成过去,好像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唯一等待的就是死亡。 老,既然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何不顺其自然,把老换一种生活方式。
(网络图片)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要我们去了解的事物和不知道的知识实在太多。很多老年人认为电脑是高科技的产物,那是年轻人的东西,人老了学不了,学了也没用。 对新生事物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那就失去了一种体验新鲜事物的机会。 当我们有了新的追求时,我们的心态自然就年轻了许多,不妨你就去试试。坦然面对老年生活,多些自信还能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 人的生命延续过程就是有不断地追求的过程,有了追求生活的欲望,心就会活的有能量,生活就会更久,更有力量。 老年人要活得清白,活得像个老人。这个话题让很多老年人难以接受,有些老年人会说:“我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长”,这话只是说说而已,现代的网络信息时代,年轻人的认知远远超过了我们的看法。这一点我们应清清白白认识到,如果还不明白这一点,那就是以自我认知为主,时常纠结不同认识的烦恼之中,任何时候也不觉得清清白白的,也不像个老人,更像一个无知的孩子了。
(网络图片)
但是,老年人要活得清白的确很难做到,正是因为清清白白做人一辈子,老了就会和年轻人产生代沟,墨守成规,把经历当经验,当出乎意料的事情出现时,就会手足无措。 如果老年人能突破自己固有的圈子,多接触新生事物,多和年轻人打交道,从年轻人那里多吸收青春的气息,就会加深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对新生事物的认知,缩小和新一代人间的认知差异。 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让我们这些退休老人,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共同缔造幸福生活,在余生的路上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认知,多一些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余热。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综合广播调频(fm)96.8兆赫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
郭迪福,男,汉族,竹山县双台乡人,中共党员,竹山县财政局退休职工。其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党的财政事业,对财政事业和财政人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执着,曾有一百多万字的财政宣传稿件见诸各媒体。
朗读者:
杜登艳,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