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山
听竹山故事
我们为您分享一个故事
留一段记忆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母亲
作者:李玲玲
母亲出生在六十年代,那时候家里姊妹多,没有上过学,在家里排行老四,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年年岁岁,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特别朴实,勤劳,勤俭持家。
自打我记事起,每天都是跟着母亲在田地里打转,不是在田地里挖土豆刨红薯掰玉米,就是上山拾捡柴火,割猪草。母亲每天把农活看得特别重,即使每天只吃一顿饭,也要把当天计划的农活干完。田地就是母亲的战场,母亲说作为农民就要好好种着地,土地就是我们的根。
网络配图
平日里,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了。首先为全家人准备好早饭,吃完早饭,收拾完碗筷后,就匆匆下地干活去了。不管夏天多么炎热,冬天多么寒冷,不管风吹日晒雨淋,母亲总是起早摸黑地忙个不停。后来听奶奶讲,我很小的时候,为了同时能兼顾干农活和照看我,母亲每天下农田时都会把我带上放在田地旁的草垫上让我自行爬玩,饿了就给我喂口奶,为了这事父亲吵了母亲好几次说太让娃子遭罪了,但还是不见效。
儿行千里母担忧。去年八月份海南新冠疫情告急,我有幸被单位选派随湖北省十堰市援琼医疗队前往海南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在海南的23天里,母亲每天雷打不动的按时给我打两个电话,关心着我的身体健康、生活起居。连续好几次因突发情况没能按时接母亲电话,下班后因为疲劳没顾得上给母亲回电话。经常半夜甚至凌晨接到母亲的来电,我有时觉得母亲的电话是多余的甚至有点烦。直到抗疫结束回到十堰的那天,刚下飞机又接到了母亲的卡点电话。在电话里,母亲哽咽地说“你在海南的23天里我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生怕你被感染上新冠肺炎了,现在你能平安地回来我就放心了……”挂断电话后,母亲深夜等待、担心的画面浮现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消散。自此以后直到现在,母亲每晚都要靠服用辅助睡眠的药才能入睡。
网络配图
时隔两年,今年国庆节,我随着雨滴拍打着车窗的节奏,踏上了久违的回家路。车子刚驶入进村路口,从狭小的车窗一眼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我家屋顶袅袅的炊烟在霏霏薄雨中舞动着风韵,翩翩地融入了雨中。到家时已是傍晚时分,雨骤然而起,打开车门一抬头,便看见母亲在我旁边,为我撑起了一把伞。招呼我进屋后,立马走进厨房。只见母亲站在灶台后面一会儿忙活炒菜,一会儿翻动锅里的腊猪蹄炖竹笋,锅铲在母亲手中如行云流水般舞动着。此时正值筛选烟叶变卖的最佳时节,母亲听说我国庆节要回家,提前两天便放下了手中的农活,准备发面,醒面,剁饺子馅,包了整整两大簸箕的饺子等着我国庆节在家吃。看着母亲在灶台后忙碌的身影,瞬间发现母亲背驼了,腰弯了,鬓角青丝变白发了,额头皱纹加深了,风霜雨雪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那个记忆中可以轻而易举拖起我,让我坐在她肩头的母亲,真的老了。
家人团聚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假期结束前夕,母亲便开始给我张罗收拾行装,“腊猪蹄我给你洗好了,到时候直接煮着吃就行了,自家种的白菜,四季豆没有打农药,板栗是我专门上山给你捡的,每样都多装点……”大大的行李箱,被母亲塞满了。此刻再多的行李箱也不够母亲装的,再大的行李箱也装不下母亲对我的爱。
网络配图
车子启动临走时,母亲跌跌撞撞走到车门前,千叮咛万嘱咐。我从后视镜看到,风中母亲的身影很孤独,很憔悴。此时车窗外的风起了涟漪,怎么也消不平我内心的惆怅与遗憾。虽然我工作的地方离家不远,却一年到头很少回家看望父母,不知道父母在家为在外的儿女操碎了心,其实我真的没有那么忙,忙得忘了父母渴盼的眼神。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不要让父母等得太久,不要让遗憾成为真的“遗憾”!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综合广播调频(fm)96.8兆赫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
李玲玲,中共党员,主管护师,现就职于竹山县中医医院。
朗读者
夏甜,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