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热线:0719-4224351

溢水镇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调研报告-ag凯发旗舰厅

溢水镇地处竹山县中西部,东与潘口乡毗邻、西与麻家渡镇接壤、南与潘口水电站库区和上庸镇相连、北与双台乡交界,位于百公里竹房城镇带核心位置及竹山与竹溪两县中心结点。全镇版图面积201平方公里,辖20个村112个村民小组10571户3.3万人。近年来,溢水镇坚持党建引领,以“一体四翼”为重点(即以政治为主体,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为支撑,奋力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治理试点建设,市域治理重心、资源、服务、力量全面向村组下沉,加快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领导体系进一步健全。党的全面领导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的根本政治保证。溢水镇党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一是强化党对社会治理领导作用。按照做优镇级、做实村级的思路,明确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政法委员、政法办主任,统筹各方力量,把政治强、业务熟、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到镇政法办,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相关文件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周四夜学,组织镇村干部参加学习,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工作;二是强化组织指挥体系。以“一把手工程”的担当压实市域社会治理创建责任,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先后组织召开推进会12次,研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工作18次;三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网格治理队伍建设,调整优化网格设置,将驻村干部、包户干部、驻村民警(辅警)、无职党员、群众中心户、乡贤等平安帮手纳入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凝聚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合力。四是发挥下沉党员杠杆作用。结合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活动,组织全镇105名党员干部职工深入村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三年来党员干部职工到村报到参与社会治理1200余人次,办好事实事500余件,调解矛盾120余起。

(二)主体职责进一步压实。一是完善市域社会治理阵地建设。硬件建设坚持标准化,对标省级标准和群众需求,按照“五统一”模式(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职能),打造一体式综合治理中心,集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网格化管理、公共法律服务、警务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人社中心、城建办、应急办、民政办、消防队等部门进驻,将镇村综治中心建设成为社会治理综合治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公共法律服务的“主阵地”,做到全镇20个村建设全覆盖。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咨询服务、人事争议、涉军矛盾,完善乡镇司法所、人社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平台建设,整合相关资源,成立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完善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坚持“周例会、月研判、季通报”制度,2023年以来,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分析41次,重点矛盾研判联席会26次;完善消防安全组织体系,修订制定8个方面的消防管理工作制度(奖惩制度、消防工作指导制度、消防宣传教育制度、业务学习培训制度、文档管理制度、情况报告制度、例会制度、工作职责),完善矛盾排查制度,各村每月排查上报辖区内矛盾隐患,通过制度化建设,有效补齐工作短板,完善工作链条,形成工作闭环。三是突出重点时段矛盾排查整改工作。坚持未雨绸缪,做好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成立三个矛盾排查专班,结合重点时段开展矛盾排查化解专项行动。2023年以来,排查矛盾244个,有效化解223件;常态化开展家庭婚恋纠纷风险排查,组织政法办、派出所、司法所、各村开展婚恋纠纷排查,建立台账,重点关注,及时调解,发挥妇联、平安帮手、乡贤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四是做好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督促各村按时完成社会“e”治理平台走访任务,定期召开安置帮教人员座谈会,入户了解特殊人群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特殊人群违法犯罪或重新犯罪。

(三)五治融合进一步完善。溢水镇坚持以政治为引领,在德治、法治、智治、自治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德治教化。结合十星级农户评选等活动,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整合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与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等活动场所,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供给,打通教育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强化法治保障。推行多元化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实现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加大基层普法力度,2023年来,开展法治进乡村20次、培育了一批以基层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发挥政法机关法治保障作用,派出所、司法所等政法成员单位积极开展法治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户活动,不断提高基层组织运用法治方式治理社会的能力;三是做好智治支撑。利用“雪亮工程”、社会e治理平台、阳光信访平台等技术支撑,实现“多网合一”运行体系,中心受理,线上流转、部门化解处置模式处理,通过视频指挥调度各村进行风险研判,极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率;四是夯实自治强基础。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组织各村召开群众会35次,完善村“两委”风险研判会议制度,全面落实村“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搭建村级民主协商新平台,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之辖区面积大、人员流动性强等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基层社会治理呈现出碎片化、分散化、矛盾化的特点。

(一)基层基础保障不充分。镇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难以保障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经费投入,“雪亮工程”推进乏力,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整合不够,镇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直接维护基层稳定的部门人员配备不充分,部分兼职网格管理员工作履职不到位。

(二)治理理念不深入。基层社会治理侧重常态工作落实,以改革精神思考谋划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做的不够。“重管控、轻服务”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通过提升治理水平改善民生的办法还不多,群众满意度还有提升空间。

(三)治理机制不健全。基层治理和基层党建、扶贫攻坚、正风肃纪等工作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特殊人群特别是严重精神病人的排查、服务、管控没有完全形成工作合力。

(四)治理管控不精准。社会治理手段还比较原始粗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破解难题比较薄弱,治理工作实现深度精准化还有差距;对城乡发展的伴生风险预见性不够,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还不强、主动跟进不够。

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的路径

(一)健全“大责任”体系。一是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抓稳定、保平安就是最大的政治,聚集“扫黑除恶”就是践行“四种意识”,把平安稳定、扫黑除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委书记努力做到“五个亲自”(亲自担任组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督办),每月主持召开例会、研究解决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平安建设、扫黑除恶等重大问题。二是坚持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为龙头,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横边纵底”签订综治、信访、安全生产、反邪教、法制建设、扫黑除恶等各项目标管理责任书,将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干部绩效、评先表优的重要内容。三是从“稳定压倒一切”的高度出发,加强工作履职与考核督导。建立了定期考评、半年述职、预警提醒机制,层层落实了可防性案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稳控等工作责任。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影响的村、单位和责任人实行预警提醒和“一票否决”,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二)强化“大和谐”理念。树立“引领”理念,推动基层党建从带动不强向深入引领转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动员群众、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努力解决基层治理“力量散”“管理乱”等问题。树立“协同”理念。推动社会力量从分散游离向聚集协同转变,政府一方面破除“大包大揽”行为理念,一方面正视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能够发挥的重大作用,灵活运用购买服务、项目外包、保险等方式和市场机制,激发社会协同活力。树立“参与”理念。推动基层群众从徘徊观望向共建参与转变,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治理共建共享”舆论氛围,引导了解、理解、参与、支持社会治理特别是平安建设工作。树立“服务”理念,切实将“要把群众管控好”转变成“要为群众服务好”,将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风险防控从“问题来了怎么办”转变成“群众有哪些迫切需求、要如何最大化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去摸排、预防、化解,按照“摸清底数,落实措施,多方配合、严格管理”的要求,重点加强对项目建设工地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认真落实“谁用工、谁负责”的具体责任。

(三)创建“大调解”网络。一是健全调解网络体系。建立了以村、镇直单位、新经济组织和治保、民调组织为依托的群防群治防线;完善了以司法所、派出所为辅地化解疏导防线;巩固了镇综治中心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控制处置防线。“三线”既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责,又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实现齐抓落实,协同作战。二是坚持“领导周一接访,干部带案下访、专班包案化访”工作机制,完善“周排查、月研判、季通报、零报告”制度,对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进行全方位、无缝隙地摸排和风险评估。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形势分析会,全方位搜集掌握矛盾纠纷苗头,增强疏导化解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探索出“三抓”即抓规律、抓重点、抓苗头和“三早”即早发现、早控制、早调处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压实维稳第一责任人责任,立足实际、深入群众、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层层传导压力,变被动为主动,逐人逐件落实“四位一体”包保责任。

(四)构建“大防控”格局。一是保持社会治安的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快侦快打”,从重、从快、从严打击黑恶犯罪。二是加大重点整治工作力度。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对一些“老大难”的问题,主动介入,落实责任,重点突破,设法解决,防止事态扩大。三是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坚持大融合、大共享、大应用思路,加强对科技信息建设统筹,发挥好大数据作用,推动广泛融合共享内外数据,积极优化综治“雪亮工程 微视频”建设、“人脸智能识别”、“机动车违停自动抓拍”、“会议视频互联”等,为社会治安防控、震慑犯罪、治安灾害监测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深入推动基层综治服务的专业化,同时培养一批懂电脑、懂信息、懂数据的基层综治干部,提升综治队伍科技水平。

(五)完善“大服务”功能。一是积极开展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筛查专项工作,落实重度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措施及监护人以奖代补监护费。二是集中对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并“一人一案”落实帮教管理措施,通过谈心交流、法制教育,了解其心理动态和行为,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心,回归社会,做到不失控、不漏管。三是密切关注“三留守”人员及各类托管中心,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深入天英、明星教育开展安全教育、心理疏导和各种关爱活动。四是注重流动人口管理。按照“摸清底数,落实措施,多方配合、严格管理”的要求,重点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工地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认真落实“谁用工、谁负责”的具体责任,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调查、登记、发证管理服务工作,使流动人口的管理规范有序。(溢水镇党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关注k8凯发登录入口

云上竹山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