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热线:0719-4224351

十星三十年:“点点星火”点亮满城“文明之光”-ag凯发旗舰厅

——竹山县文明实践发展纪实

在这里,有免费的茶饮供市民休憩纳凉;有定期开展的书画展、摄影展让市民感受文化熏陶;有常年开放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让孩子们研学实践;有专业的老年大学让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走进竹山县地标性建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楼,空气里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幸福的气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近30年来,竹山持续开展的“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让“人人都是文明实践者,家家都有社会志愿者”成为广大群众的朴素共识,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沃土。

顶层设计 打造文明 “版图”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工作就要延伸覆盖到哪里。说到底文明实践是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公益性、群众性工作,主打润物无声、细水长流。

“公益姓‘公’,文明实践的投入要算长久账。”竹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文波说道。在被纳入全省、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以后,竹山高标准建成3.2万平方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楼,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老年大学、文明实践大讲堂等群众文化设施集一体,打造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公共大舞台、大超市。同时,规范建设17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244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全县480支志愿服务队伍和8.1万名注册志愿者构建起矩阵式服务平台,打通了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平台辐射,理论政策宣讲、科学知识普及、道德法治教育、文化体育服务、文明健康生活等五大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竹坪乡素有皮影之乡的美誉,但随着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多年来发展日渐式微。通过文明实践,该乡依托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立了皮影志愿服务队,首先让周承志的草台班子有了新身份。

“身份变了、舞台有了、观众又回来了。”文明实践让老戏焕发新生。如今,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工厂……皮影志愿服务队“档期”满满,不少关心皮影戏的文化人也主动参与到了剧本的创作中,《十颗星》《共同缔造美丽新村》《清风颂》《送扶贫》等一批充满时代气息的小剧目相继搬上舞台,在群众中反响强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时代文明实践必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才会更有生机、活力。”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张亮说。据他介绍,通过以上带下、以点带面、以奖代补的顶层设计,整合各方平台资源,形成了文明阵地“版图”。全县培植出“稻香诗社”“官渡民歌”“竹坪皮影”“刘学举孝老爱亲志愿服务队”“王义富工作室”“明德法律服务工作室”“胡涛调解室”等百余支志愿服务队伍,服务项目涵盖理论宣讲、法治教育、文化传承、文明新风等多方面,文明实践以群众看得见、听得懂、受实惠的形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群众主体 让理论宣讲更有“味道”

“二十大精神传喜讯,城镇就业大提升,科教文卫上水平,幸福生活共缔造,建设强国展才能……”,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王义富工作室”新编《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喜讯》花鼓船歌,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校园课堂、社区广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受群众欢迎。

“把晦涩的政策、理论,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家愿意听、听得懂,收到事半功倍的宣讲效果。”竹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理论宣讲团成员袁平安,对基层的理论宣讲形式创新颇为认同。

引导广大群众在理论传播中担任主角,把宣讲的话筒交给群众,推动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竹山县档案馆馆长杜玉荣是县委宣团的骨干力量,同时,他还是基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的“总教练”,他的学员来源广泛,其中既有党员干部、思政课教师等专业人员,还有新乡贤、脱贫户、民间艺人等来自基层的草根力量。

把大主题切换成小场景、把大道理转化成小节目,为理论宣讲增加“新配方”,让理论宣讲更具创新、更接地气、更聚人气。目前,竹山县着力完善“两团百队千人”宣讲队伍体系,有一支50余人的本土专家团队,300余支理论宣讲小分队,培植基层理论宣讲员2000余名,形成了各行各业都有理论宣讲志愿者、人人主动参与理论传播的浓厚氛围。拥有“王义富工作室”“理响竹山”微宣讲和“文艺 宣讲”三个响当当的理论宣讲品牌,每年通过学习 宣讲、文艺 理论、线下 线上、理论 政策等渐进性和多样化的形式,把党的理论、惠民利民政策与老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务工等民生实事结合,每年开展接地气、带露珠的场院会、板凳会、夜炉会4000余场,让群众在学理论中见实惠,具体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融入生活、贴近实际,理论宣讲才能更接地气。近年来,竹山县坚持以志愿服务、理论宣讲为抓手,通过组建特色宣讲队伍,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精心制作文明实践宣讲“菜单”,不断满足群众“味蕾”需求,既增长了见识,又补足了“精神之钙”。

示范带动 满城都是“志愿红”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上,竹山县坚持示范带动,引导广大群众在志愿服务中彰显价值。

以好人命名,行善行义举。在竹山有一支以全国道德模范刘学举命名的特殊志愿服务队伍——“刘学举孝老爱亲志愿服务队”。这支志愿服务队以模范为榜样,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志愿服务与时代进步偕行,与文明发展共进,与城市治理共荣。

多年来,“刘学举孝老爱亲志愿服务队”旨在把学习道德模范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在全县掀起了注重家风家教,关爱身边老人,奉献服务他人,争做孝老爱亲、扶弱济困实践者、先行者、志愿者的热潮。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在竹山还有以“中国好人”引领的“王义富工作室”“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焕云带领的“王焕云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通过整合文明实践资源,凝聚起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力量,培植出“星源罗家坡”“仁里总兵安”“和合枣园”“感恩龙井”“醉美桃源”“诗意太和”等70余个示范村文化品牌。

“积分也能当钱花,今天兑换的纸巾、花露水、洗衣液都是生活必需品,很实用。”刘娟作为双台乡关沟村的志愿者,近日通过积分换奖品收获满满。竹山早文明实践过程中创新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对志愿服务实施积分管理,积分既能获得“十星志愿者”奖章,还能兑换礼品、奖品。同时,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十星级”系列评选,一颗“奉献星”激发了人人参与文明实践、人人争当十星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文明实践“搭台”,志愿服务“唱戏”。从聚民心暖人心的理论宣讲到“红马甲”志愿服务走街串巷;从创新形式的文艺汇演到零距离向群众“接单”的人文关怀……竹山让“文明实践”融入城市血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党时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关注k8凯发登录入口

云上竹山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网站地图